將比特幣區塊鏈與銀行系統進行比較,我們發現了兩個主要區別。首先,交易在銀行系統中是可逆的,銀行維護客戶的KYC/AML。因此,如果駭客成功侵入你的賬戶並將資金轉入他自己的賬戶,銀行就會知道這些交易。因為他們控制著資料庫,所以交易可以被逆轉,駭客可以被追蹤並對他採取行動。但在比特幣這樣的基於區塊鏈的網路中,由於沒有中央權威,也沒有使用者的KYC/AML,交易是不可逆轉的,區塊鏈上的真實身份和偽匿名身份之間沒有對映。因此,如果駭客進入你的區塊鏈賬戶,資金將永遠消失,再也沒有辦法恢復。
世界上每個網路都有兩個元件: 授權和授權失敗時的恢復。對網路的授權包含對映到網路的公開已知資訊和私有資訊。如果使用者失去對私有資訊的訪問權,則需要進行恢復。在Facebook這樣的集中網路中,使用者名稱是公共資訊,密碼是儲存在資料庫中的私有資訊。如果使用者失去了對密碼的訪問許可權,他可以簡單地請求Facebook提供一個重置密碼的連結。但在比特幣這樣的分散式網路中,透過數學運算生成的公鑰和私鑰對是公共資訊和私人資訊。因為網路沒有中央權威,所以沒有像Facebook這樣的公司可以幫你找回金鑰。因此,在分散式網路中,恢復和授權都是使用者的責任。
錢包恢復問題
與集中式網路相比,分散式網路的恢復過程非常不同。在像比特幣這樣的分散式網路中,私鑰被編碼成人類可讀的文字,使用者可以把這些文字寫在一張紙上,並將其儲存在安全的地方。現在,萬一使用者失去了對他的私鑰的訪問權,他可以從恢復字中解碼他的私鑰並恢復他的資金。今天的使用者使用一個叫做硬體錢包的獨立裝置來保護私鑰。但另一方面,以恢復字形式出現的相同私鑰會暴露在一張紙上。理論上,這只是將攻擊向量從私鑰轉移到恢復短語。它再次暴露了它最初打算解決的大多數問題,如物理侵蝕和環境因素造成的侵蝕。與集中式網路相比,分散式網路的資產繼承和更大的學習曲線仍然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財富轉移”的一個足夠大的進入障礙。
這聽起來可能有違直覺,但你離鑰匙越遠,資金就越安全。現在,如果您的私鑰或者錢包遠離您,系統將變得更加難以處理日常交易。這就把我們帶到了下一點,對於這些數字資產來說,有一箇中介人是可以的,而不是像傳統銀行系統那樣有多箇中介人。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成為自己的銀行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此,即使使用者擁有私鑰,也建議在恢復和繼承之類的情況下,提供一些控制權來幫助解決問題。
加密貨幣的價值一直是一種易用性功能。早期購買比特幣的使用者在擁有並安全儲存比特幣之前,必須經歷大量的技術障礙。隨著購買和安全儲存這些資產變得越來越容易,它允許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系統,並擁有一些自己的資產。綜上所述,如果世界需要更快地採用分散式網路,為了安全儲存數字資產,使用者的負擔應該比他們現在面臨的更輕。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基礎設施問題。
更多區塊鏈資訊:www.qukuaiwang.com.c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