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貨幣理論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但真的能確保萬無一失嗎?

買賣虛擬貨幣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Parliamentary Budget Office)的最新估計,澳大利亞政府計劃花費1900億澳元(約合美元1320億)來支援經濟以應對以應對此次新冠肺炎大流行病。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該國政府負債淨額的總體影響,包括收入(因社會活動減少而大幅削減)以及支出(為刺激社會經濟提供大量資金支援)等方面的影響,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至18%,金額在5000億至6200億澳元之間。

上述估計是基於中央儲備銀行提出的三種可能場景:“下行”、“基線”和“上行”。由於未來撤銷社交隔離、經濟封鎖等其他限制的時間期限以及不確定性和信心下降對家庭和商業活動的影響會持續多長時間等方面的問題無法進行最終的推斷,每種場景出現的可能性各不相同。

隨著類似的危機在世界各地輪番上演,包括艾倫•科勒(Alan Kohler)等評論人士在內提出的一種觀點越來越流行,假若政府準備向其中央銀行(在澳大利亞是儲備銀行)借款或從政府債權人那裡購買債券,那麼所謂的政府債務就是無關緊要的。

這種觀點正是所謂現代貨幣理論的某一方面應用,其論點是這樣的:

  • 當政府出現預算赤字時,它會透過出售政府債券的形式向私人部門(主要是金融機構)進行借款,這些債券實際上就相當於在一定年限內償還的借據,在此之前還會以較低的債券利率提供利息;

  • 儲備銀行(以及其他央行)一直在用自己創造的法定貨幣從私營部門購買債券,並表示會盡其所能購買更多的債券,以保持低債券收益率。這樣一來,我們可以預測未來的債券利率將會上升,而政府相對於銀行的債務會進一步增加;

  • 當債券到期,到了償還債務的時候,政府當局只需要發行更多債券,為了保持低債券利率,如果有必要的話,銀行最終會選擇購買這些債券;

  • 如果整個銀行系統中出現過多的鈔票流通,從而導致了通貨膨脹,那麼這個過程就會發生逆轉,以減緩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影響。

整個體系聽起來似乎萬無一失,而實際上,事實正是如此。

政府赤字和債務之所以重要,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即使這筆債務針對的是政府自己的銀行——中央銀行,即使債務是為了應對衰退所產生的,或者類似於此次新冠病毒大流行應對措施,在衰退預期中產生的。

創造貨幣有風險

我們知道,債臺高築的政府面臨著來自貸款人的利率溢價。歐盟的一項研究發現,政府債務與本國GDP之比每增加10個百分點,主權債券的利率也就會相應增加0.47個百分點。

這些較高的風險溢價會進一步影響私營部門借款人,他們的利率是根據主權利率設定的,因此所有家庭和企業都將面臨更高的貸款利率。這樣一來,最終結果將導致投資和家庭的消費支出減少,資本市場陷入低迷狀態。

為了抵消風險溢價,中央銀行通常會選擇購買更多的債券,這也就意味著政府能夠發行更多債券,從而增加通脹風險,而通脹風險本身會給利率帶來上行壓力。

同樣依賴於中央銀行印鈔的拉美國家早已經歷過類似的恐慌。尤其是阿根廷和委內瑞拉,這兩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曾一度飆升至50%,而匯率卻一路暴跌。

有觀點認為,一旦通脹來襲,澳大利亞政府就能輕易地逆風翻盤,實現支出和稅收差距的逆轉,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簡直異想天開。從政治角度來看,不管是縮減政府開支還是增加稅收都是極為困難的。實現大規模的逆轉更是絕無可能。

現代貨幣理論家對此的迴應是,“當前,我們還沒有看到西方國家在大量增加貨幣供應的情況下出現通貨膨脹。”

這一點毋庸置疑。不過,當政府債務不斷增加的時候,我們確實也能發現某一型別的通貨膨脹,比如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的資產價格大幅上漲。

這讓我們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比如,大量首房購買者已經被高昂的價格擠出了市場。

市場並不寬容

如果外匯市場不接受現代貨幣理論的說法呢?

即使市場未來會發生通貨膨脹只是人們的預期,在它到來之前,也會導致澳元貶值,而這本身就會造成通貨膨脹,使澳大利亞人變得更加貧窮。

最後一點: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是獨立於該國政府的。

如果人們對這種獨立性的信心遭受了打擊,那麼持有澳大利亞金融資產的感知風險就會增加,從而進一步導致利率上升和澳元貶值。

在任何情況下,儲備銀行都有可能會在某一時刻認定通脹或資產價格通脹的風險已經無力自持,因而拒絕購買更多的政府債券,或將購買的債券轉賣給私營部門。

這也就意味著政府債務會再一次移交到私營部門手中。金融市場可能會認定政府債務比銀行債務的風險更大,因此對整個利率和匯率體系產生負面影響。

我非常贊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的觀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他在談到現代貨幣理論時已經明確表示,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而在此次疫情期間,《金融時報》的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表示,現代貨幣理論既是正確的,又是錯誤的。

說它正確,因為並沒有簡單的預算約束。說它錯誤,因為一旦政客們相信不存在這樣一個簡單的預算約束,就不可能明智地管理經濟。

觀點出自羅斯·蓋斯特(羅斯·蓋斯特),格里菲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國家高階教學研究員。

文章來源: 小鏈財經

翻譯: Celia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