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關於區塊鏈的8大預測

買賣虛擬貨幣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有望問世,並掀起新一輪全球穩定貨幣熱潮”。

本文來源:01區塊鏈;作者:照生;該內容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時至今日,所有仍堅守在區塊鏈陣線的每個人一定都堅信這樣一點:區塊鏈是有用並已經能夠發揮價值的技術。

在2019年即將過去的此時此刻,我們回顧了過去一年對區塊鏈產業至關重要的歷史節點,也看到了當前中國在全球區塊鏈競爭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更重要的是從現狀和挑戰中,看到區塊鏈的未來。

區塊鏈發展面臨的挑戰

1、社會認知和認可度有限,C端感知力不足

雖然並稱金融科技“ABCD”,但區塊鏈在我國始終與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存在一定社會認知和認可差距。這主要是由於:

(1) 與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相比,區塊鏈不僅是技術,更是科學,並由此誕生了一個如今市值近200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市場。區塊鏈發展迄今已有十餘年,比特幣依舊是其最成功也是影響最大的應用。但問題在於,加密貨幣市場的火爆,加之近些年由此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新鮮玩法,其中不乏傳銷幣、空氣幣。於是乎,在很多普通民眾眼中,區塊鏈經常被等同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或直接將之稱為傳銷騙局。

比特幣和區塊鏈曾經互相成全,比特幣的火爆讓區塊鏈被人熟知,但如今,加密貨幣市場的亂象卻也導致區塊鏈技術存在被汙名化的情況。

(2) 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形成的融合型技術,區塊鏈存在一定的理解門檻。不同學習背景、不同從業經歷的人都能從找到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區塊鏈,並向他人傳遞自己的理解。就像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至少也有數十種“區塊鏈”。

(3) 作為一項底層技術,區塊鏈技術更多作用直接作用於業務場景,而很難直接觸達C端使用者。舉個例子,談起人工智慧,你可能第一時間想到AlphaGo這類機器人,但提到區塊鏈,你能想到什麼?加密數字貨幣可能是最能被使用者感知到的存在,但除此之外,區塊鏈還沒有出現太多能讓C端使用者有感知力的技術應用。

2、業務盈利點不明確,適用場景需進一步發掘

現在從事或開展區塊鏈業務的企業機構很多,但真正能夠純粹透過區塊鏈業務盈利的企業卻很少。區塊鏈應用需要與場景場景深度融合才能發揮作用。迄今為止,除了加密數字貨幣之外,區塊鏈業務的盈利點沒有特別明確。即便能盈利,專案的回本盈利週期也相對較長。

導致這個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現在很多區塊鏈業務場景並不適用區塊鏈技術。經濟觀察報此前曾報道,接觸2000個區塊鏈專案後發現實際落地率不足5%。需要明確的是,區塊鏈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使用區塊鏈。傳統中心化解決方案和區塊鏈解決方案各有千秋,要因地制宜,根據業務需求和場景特點選擇適合的解決方案。

除社會公共服務外,適用區塊鏈技術的商業化場景可能至少需要具備三項典型條件:在效率和信任公平中,更注重後者;需多方協作,且互相間最好沒有明確的隸屬關係;參與各方不願讓渡或交易資料主權,也不願無條件共享資料。

3、核心技術有待突破,國內外差距依舊明顯

習近平總書記在1024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努力讓我國在區塊鏈這個新興領域走在理論最前沿、佔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

但現實是,儘管2018年和2019年都被稱為區塊鏈商用元年,但除加密數字貨幣之外,區塊鏈始終未出現“殺手級應用”。這與區塊鏈核心技術效能一直未有重大進展有關。

另外,無論是主流的基礎共識演算法,還是跨鏈、側鏈、分片、閃電網路等區塊鏈拓展技術,又或者DeFi等新型金融衍生生態,目前大都由國外企業或開發團隊主導,中國在區塊鏈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方面的競爭力方面還存在很大發展空間。但我國在聯盟鏈方面嘗試較多,發展較公鏈也更加順利,打造國產自主可控的聯盟鏈已不再是空話。

4、區塊鏈人才供需失衡,尖端開發人員緊缺

2019年區塊鏈產業利好不斷:Facebook釋出數字貨幣專案Libra白皮書、德國發布《德國區塊鏈化戰略》,中國1024重要講話首次將區塊鏈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在眾多利好訊息下,國內掀起一股區塊鏈熱潮,越來越多企業開始積極佈局區塊鏈,由此導致區塊鏈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

區塊鏈人才需求量與日俱增,也有許多人願意投身於區塊鏈浪潮之中,但真正能滿足區塊鏈企業招聘需求的人才卻很少。早些年,在區塊鏈發展更早期的時候,企業願意招聘無基礎的人員進行培養。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尤其是很多巨頭紛紛佈局,區塊鏈賽道的競爭變得愈加激烈。企業現在更願意招聘有相關基礎或從業經驗的人才,尤其是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複合型人才。區塊鏈人才市場的供需失衡,也倒逼著區塊鏈招聘逐漸趨於理性。

中國區塊鏈人才匱乏的問題在研發人員方面表現的愈加明顯。中國在區塊鏈專利上領跑全球,但研發人員整體規模相對較小。據Forkest研究統計,2019年中國區塊鏈開發人員5290人,僅為美國的1/9、印度的1/6、瑞士的1/3。技術研發人員的匱乏,也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中國在區塊鏈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方面發展不足的原因。

展望:區塊鏈2020

經過2019年的醞釀,區塊鏈的2020是充滿希望的一年。展望2020,我們認為可能會出現以下八個趨勢:

1、中國區塊鏈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行業與技術標準逐漸形成

從中央到地方,2019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備受關注。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的重要講話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將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1024重要講話後,各級政府開始密集出臺區塊鏈政策,在扶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大對虛擬貨幣產業的監管力度。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形成區塊鏈監管框架:虛擬貨幣、ICO等活動主要由中國人民銀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負責監管;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由工信部牽頭負責;區塊鏈資訊服務備案管理由網信辦負責。

在大的政策引導下,中國區塊鏈監管體系建設有望在2020年將進一步加強:監管範圍更加全面,監管技術更加科學,監管制度更加規範。

缺乏統一的行業和技術標準是限制區塊鏈大規模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信部從2016年開始致力於區塊鏈技術標準制定工作,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工信部正在積極推進全國區塊鏈和分散式記賬技術標準化委員會的建設工作。

制定統一技術標準,不僅有利於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應用,也有助於增強區塊鏈國際標準話語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在工信部牽頭,產學研共同參與的情況下,區塊鏈行業和技術標準的制定也將進一步形成。

2、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有望問世,並掀起新一輪全球穩定貨幣熱潮

中國從2014年開始研究數字貨幣,到2019年8月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中國在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程序上始終保持著全球領跑者的角色。

技術選擇上,央行數字貨幣不預設技術路線。從目前來看,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儘管央行層面可能不會直接採用區塊鏈技術,但會吸收區塊鏈技術核心。另據媒體報道,央行數字貨幣有望在近期由央行牽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共同參與,在深圳、蘇州等地落地。

從目前來看,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有望在2020年推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將會加速中國無現金化程序,降低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度,促進人民幣流通和國際化,並對貨幣政策制定和實施提供有益參考。同時,在新的政策鼓勵下,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預計將會吸引很多區塊鏈技術企業投入其中。但如何使使用者改變現有支付習慣而選擇央行數字貨幣,仍是央行和各級承銷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和商業機構)將面臨的巨大挑戰。

另一方面,中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之後,可能會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或加速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程序,並由此掀起新一輪全球穩定貨幣的熱潮。

3、區塊鏈與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結合更為緊密,5G商用為區塊鏈發展增速

1024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等前沿資訊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整合創新和融合應用。區塊鏈作為一種多學科交叉形成的組合性技術,與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具有良好的融合基礎。以區塊鏈+大資料為例,區塊鏈讓大資料更真實精確,大資料則讓區塊鏈中的資料更有價值,互相促進,形成1+1>2的效果。所以,在政策加持和技術互補的情況下,區塊鏈與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技術將在2020年結合更加緊密。

5G作為新一代行動通訊技術,具有高速率、低延時和海量接入等特性。隨著5G商用、萬物智聯時代的到來,區塊鏈和通訊技術的關係也將從簡單的相“+”變成相“×”。5G將提升區塊鏈網路的資料一致性,增強區塊鏈網路安全,減少由於網路延遲帶來的阻塞和分叉,改善區塊鏈的可拓展性,推動區塊鏈應用更快速落地和網路體系更深刻的變革。

4、To G業務將保持熱度,但發展路徑上與歐美差異愈加明顯

隨著我國對區塊鏈技術的鼓勵扶持,地方政府頻繁釋出區塊鏈規劃並利用區塊鏈技術對公共服務等領域進行改造,“區塊鏈+政務”一度成為2019年下半年最熱的應用場景。可預見的是,2020年國內區塊鏈在To G領域仍舊會保持熱度。

在巨集觀環境不發生重大改變的前提下,國內外的區塊鏈發展路徑差異也將愈加明顯。中國由政策驅動、以聯盟鏈為主的大格局不會改變,而歐美各國的區塊鏈則會更多由市場驅動、以公有鏈底層技術為主,並且將有更多商業機構參與數字貨幣研發和商業模式探索。

5、機構佈局更加理性,實際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2019年前10月,中國內地新增區塊鏈企業8895家。尤其1024講話後,眾多企業機構紛紛宣稱佈局區塊鏈,區塊鏈概念熱潮再次掀起。隨之而來的,是針對虛擬貨幣全產業的嚴厲監管。

區塊鏈技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也並不適用所有場景。經過2019年的醞釀,加上政策與監管的雙重加持,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更加理性地看待區塊鏈技術,並積極發掘更多適用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場景。

6、區塊鏈之間將存在更多互操作性,跨鏈技術有望突破

隨著公鏈和聯盟鏈發展和應用逐漸趨於成熟,任何單一的區塊鏈系統無法解決所有問題。而區塊鏈互操作性可以有效將區塊鏈的可拓展性和效率大大提升。當所有區塊鏈都連線互通時,將帶來更多資本流動性,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以及更多可能的應用場景。

2019年,區塊鏈互操作性已經吸引了足夠關注,到2020年,我們很可能看到更多區塊鏈系統的相互融合,跨鏈技術也有望進一步突破。

7、Libra有望問世,但可能不再是“最初的模樣”

Libra自2019年6月18日釋出白皮書以來,引發各界關注和全球熱議。很多人對認為Libra前景堪憂,其中最關鍵的原因不外乎兩條:監管難以逾越、核心成員退出。相對世界其他各國,美國對於Libra一直是比較包容,從未直接反對Libra專案。11月16日,美聯儲釋出了《金融穩定報告》,並在報告中對Libra專門進行了分析。報告認為和全球穩定幣計劃一樣,Libra具有迅速被廣泛採用的潛力,如果設計和監管得當,由 Facebook領導的穩定幣 Libra專案可成為“新的交易媒介”。Libra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聯儲的態度,只要Libra透過技術或商業手段打消美國政府對Libra存在的有關洗錢、走私、恐怖融資等方面的擔憂,就很有希望在2020年問世。但是,為了符合監管合規要求,Libra必然需要捨棄一些最初的設計,比如Libra白皮書近期就刪除了關於分紅機制的內容。所以,即使Libra成功發行,也將不再是“最初的模樣”。

8、DeFi概念更受關注,發展更加迅速,但受限於底層技術和應用場景,短期內不會出現殺手級應用

DeFi無疑是2019年加密數字貨幣市場上最大的亮點。DeFi讓加密貨幣在炒作之外,基於已有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構建出了一套有價值的應用體系。不依賴傳統金融資產,不需要傳統金融中眾多配套服務的輔助,透過技術與金融的有機結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點對點金融服務。如今,整個DeFi生態的鎖倉價值已經超過6.6億美元。越來越多的人接觸並關注DeFi的發展,2020年這一大趨勢將不會改變。

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當前DeFi主要圍繞去中心化穩定幣專案MakerDAO展開,應用場景以借貸為主。總體來說,受限於區塊鏈整體技術和應用場景,DeFi 仍處於發展初始階段,技術支撐、場景深入、商業價值以及前景有待繼續深化和驗證,短期內可能難以出現殺手級應用。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