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商業化之路:技術為本,紮根行業

買賣虛擬貨幣

文:陳海寧

編輯:王巧

2015年,區塊鏈概念誕生,隨之而來的是行業對於分散式商業的探索。

如今,區塊鏈的技術已得到認可。然而,技術落地才能產生價值。如何找到區塊鏈的落地場景,如何與產業結合,如何找到可復製的商業模式,成為業內人最關心的話題。

現階段,區塊鏈企業在研發、測試、方案等環節投入大量資源,卻難有相應地回報。顯然,這樣的商業模式是難以持久的。

區塊鏈如何從技術走向商業化?智鏈萬源CEO董寧認為,企業要在方案落地中找到行業的普遍需求,建立自己的標準化產品,找到可復製的商業模式。

那麼,如何找到區塊鏈的落地場景,發掘行業的普遍需求?如何建立自己的標準化產品?企業為何要做BaaS?

522日,在越你聊“鋅”第20期分享會上,鋅連結創始人龔海瀚邀請了智鏈萬源CEO董寧,他以“區塊鏈從技術走向商業化”為題,解答了上述問題。

鋅連結:從2017年創業至今,對區塊鏈的認知有甚麼變化?

董寧:區塊鏈技術應用處於穩定發展狀態,國內專門做區塊鏈企業應用與企業服務的公司非常少。無論區塊鏈、大資料、人工智慧還是物聯網,在做企業服務時都會面臨共同問題。早期作為技術團隊,從技術、實驗室到商用,再到逐漸標準化、產品化,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即能否找到紮實、強需求的應用場景,完善商業模式並實現可復製。

以溯源為例,最終呈現的可能是一個產品,但背後卻是整個產業鏈、供應鏈。透過資料採集、資料上鍊,最後把流程放在智慧合約裡面,讓整個過程跑起來。

鏈圈做到最後拼的還是資源,與草根模式不同,to B服務需要精耕細作,需要長時間去打磨產品,同時也是一個資源導向型的行業。

網際網路追求的是爆款產品,藉助病毒式營銷、媒體力量、資本推動,可以迅速成長起來。而to B服務有著非常高的門檻,對資源、專業度以及團隊的要求很高。

鋅連結:結合“北大荒”大米溯源案例,談談專案如何從構想到落地?

董寧:傳統農業的產業鏈較長,從種植到銷售包括幾十個環節,十幾個交易對手。農業相關產業缺乏有效的信任機制,市場割裂且無序。生態農業建設中還有供需不平衡等更多深層的問題。生產者和消費者過於分散、弱小,雙方資訊不對稱,甚至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以口糧為例,五常大米年產不過100多萬噸,而市場上每年銷售的數量卻超過1500萬噸。陳化糧、假糧氾濫,老百姓很難吃到真正的放心糧,農業產業科技創新刻不容緩。

這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一定要深入行業。首先你得有行業資源,還得有足夠的團隊人力去落地。要充分瞭解大米從種植採集到加工包裝運輸等環節的流程、問題和需求,耗時耗力。

整個專案要參與到農業的每個環節中,育種、種植、收穫、加工包裝、物流等,才能找到與區塊鏈結合點。

溯源其實沒那麼簡單。我們梳理了許多案例發現,行業記憶體在各種各樣問題,甚至是爭議。以資料採集為例,平臺上有五百多種商品,怎麼採集?它就給廠商一個excel表,廠商來填資訊然後上鍊,這不是從需求出發的,這是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溯源依託的是區塊鏈的存證、不可篡改的特性,就是一個分散式的可信資料庫。

產品追溯要考慮目標使用者是誰?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是食品供應商還是商超等大型零售商,還是平臺型組織/協會?這是完全不一樣的。還需要考慮,誰為你的產品買單。因此,設計產品時,要根據服務企業來設計。

從大型餐飲集團的角度,他們更看重的是,如何透過溯源做好供應鏈管理,把不同品類、企業、品牌、商品實時追溯和管理起來;而食品生產/供應商希望透過溯源提高梳理品牌形像,提高產品議價能力。

前段時間,有行業監管部門找我們合作,他們的角度又與消費者不同,消費者希望知道源頭,但國家關心這個東西賣到哪去,如果發生了食品安全問題,我可以及時控制疫情,及時能夠通知,然後還能建立召回的機制。

鋅連結:為甚麼要做BaaS?市場需求如何?

董寧:BaaS概念最早是IBM提出來的,因為最早IBM“區塊鏈即服務”是架在IBM的雲上的。

當時在IBM推廣Bluemix的BaaS就發現,對於基礎性應用來講,BaaS完全沒有優勢,不如簡單粗暴直接部署。只有企業應用發展到非要管理和運維不可的程度,BaaS的優勢才會體現出來。

所以,BaaS需要達到兩個目的,第一,有標誌性效應,第二,比較容易向其他企業復製。

有人說,BaaS是一套單獨的平臺,很難接入現在的系統。這其實不太現實。為甚麼呢?

如果是一套單獨的平臺,一線工作人員可能給已有系統採了一遍資料,需要再為區塊鏈再做很多重複性的事情,相當多做了一遍工作。這是企業最擔心的問題,IT人員會抱怨,所以儘量不能製造額外的工作量,也是企業服務需要注意的。

而且,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們希望找到一種可復製的商業模式。區塊鏈能力已經落地應用,也有相對成型的產品了,從公司發展、資本市場的要求出發,一定要有健康的財務。

今天有些大企業還是先砸錢、先投入的階段,一定要找到企業通用的需求,建立自己標準化的產品,然後復製。

鋅連結:區塊鏈如何從技術走向商業?

董寧:在科技落地的過程中把技術能力轉化成產品和平臺,並隨著產業鏈條的發展,對商業模式的構想要遵循以下步驟:

第一步:從0到1,即從典型的企業和專案入手,建設一個能容納大量企業專案需求的區塊鏈技術平臺,並且將其標準化。

第二步:在此基礎之上,藉助大資料和物聯網的聯合加持,實現產業鏈的流程整合,服務於產業鏈追溯服務、供應鏈金融、產業資訊服務等複合業務。

第三步:對鏈上的人財物進行梳理、整合、服務及服務升級,不僅服務於生產,還服務於消費,最終會實現B2B、B2C、S2B2C乃至G2C之間的互動與協作。

所有的結合、協作與升級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趨勢,即以場景為入口的區塊鏈技術平臺,會演變為供應鏈的服務平臺,新零售的平臺,公共服務、智慧城市等多種平臺結合,並且最終承擔起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的職能。

當然,對技術的情懷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區塊鏈底層來,未來的戰略重點佈局依然會是發展區塊鏈核心技術。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