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最近幣圈有點 “涼了”,大量媒體賬號被封殺,線下 Meetup 少了,幣價更是跌跌不休,在懸崖上望不到谷底。曾經火熱一時的概念 “幣改” 和 “鏈改” 也隨著 Fcoin 的隕落歸於沉寂。
當行業上行時,豬都飛在天下,當行業下行時,虎落平陽。對於 “幣改” 和 “鏈改” ,情報局覺得是生不逢時,這裡面有兩層含義:1、從幣圈的週期來看,目前處在熊市;2、從社會的環境來看,思想觀念超前,制度尚且跟不上。
一、什麼是 “幣改”
幣改,也稱通證經濟改造,是指:企業或組織透過發行通證,使各方(生產者、消費者、第三方等)獲得產品的使用和收益,形成社群自治的通證經濟生態體,從而改善激勵和協作關係。
我們以知乎為例,知乎作為網際網路內容社羣,有著大量有價值的內容和成員,自然有很高的估值,但知乎的高估值屬於知乎公司,而不是為知乎提供優質內容的使用者。知乎作為一個平臺,如果沒有優質的內容和大量讀者,平臺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使用者為平臺貢獻了價值,推高了平臺估值,但卻沒有得到回報,這裡我指的是資金上的回報,這本身是不合理的。與此同時,雖然知乎有高估值,但卻缺少變現途徑,資金匱乏。
透過幣改的方式,用通證經濟調節知乎的生態模式,使用者可以透過貢獻內容、分享、點贊、評論以及對廣告的觀看獲得知乎平臺的Token,提問、打賞、課程購買、廣告投放、生態權益需要消耗Token,Token就是收益和權益。以此激勵使用者更好的參與知乎生態建設。當然,這需要將通證系統設計的非常完善,知乎的運營團隊也會持有一定比例的Token,如此一來便解決了變現難問題。
伴隨著社羣的壯大,知乎的估值也就會越來越高,Token也就越來越值錢,這時,所有持有知乎Token的使用者都會獲得收益。
二、什麼是 “鏈改”
鏈改,就是用區塊鏈的技術原理和機制,來改造企業系統中的技術部分,從而改善信任關係、降低信任成本,提高生產力。
具體來說,區塊鏈技術擁有分散式資料儲存、去中心化、智慧合約、可靠資料庫等特點,其解決的是信任問題,因此,也被稱為信任的機器。在目前的經濟活動中,信任主要來自政府的權威和契約,但人性是複雜的,經常會產生失信的情況。
透過鏈該的方式,將目前對權威和人的信任,轉化為對計算機的信任,這將改變社會的信任關係,降低了信任成本,極大提高合作效率。另外,智慧合約技術將強化的合約的執行,增加了對區塊鏈信任的保障。
三、兩者的關係
從以上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
幣改解決的是激勵問題,是利益的合理分配問題,幣改的目的是激勵各參與方一起對社羣做貢獻,促進社羣的良性發展。
鏈改解決的是信任問題,是要用對區塊鏈技術的信任代替對權威和人的信任,從而降低信任成本,提高經濟活動效率。
可以說:鏈改和幣改並沒有直接關係。就如通證派孟巖所說:區塊鏈是通證的最佳搭檔。的確,區塊鏈低成本強信任機制+通證經濟的利益分配模式,在未來具備極大的想象空間。
四、幣改、鏈改的用武之地
幣改和鏈改的機會來源於市場機制失靈。在很多行業,市場機制發揮的比較好,等價交換、自由競爭,但在一些行業或領域形成比較強勢的壟斷,強勢方店大欺客、打壓價格。有些人認為,騰訊、百度、阿里獲取壟斷暴利。之前,知乎發生過一些大V出走的事件,出走的大V認為創造了價值,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收益。
通證,將權益下放,讓更多人享有收益權,讓更多人支援你,這是一種競爭策略。這種策略也經常看到,例如:秦國商鞅變法,變法前的秦國是軍銜世襲,變法後是按人頭算,砍多少人頭給你多高軍銜,大家的積極性自然很高,願意打仗收人頭。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也能看到這個影子。在今天的商海中,拼多多靠著便宜討好使用者,對抗京東、阿里。早已沒落的天涯論壇也發幣,走上幣改之路,想透過權益再分配重新挽回使用者的支援。
通證經濟,就是這樣,把更多收益、權力下放,激勵員工、使用者、第三方共同構建企業生態。當權益發生改變,遊戲規則也會發生改變,但至於怎麼改?還有很長的道路需要探索。
五、結尾
無論是幣改、鏈改,最終都是傳統思維向區塊鏈思維的轉變,透過利用包括區塊鏈技術、區塊鏈經濟學在內的整套機制,形成一套新的商業邏輯和場景,最終在政府、市場的推動下迅速產生價值。
這些目前還在想象階段,算是新世紀的另外一個烏托邦,幣改、鏈改如能實現,可能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技術革命,是的,比四大發明、兩次工業革命還重要,因為它改變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