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新冠病毒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
從貨幣政策到央行資助的財政擴張,各國對新冠病毒的反應將標誌著重大的經濟體制變化。最終,在這種經濟體制下將只有一種可能:通貨膨脹。2020年開始的下一個十年,全球經濟形勢可能看起來像1970年代,在那個時代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有大幅的波動。這種經濟體制的更迭和通貨膨脹將是目前的金融市場難以忍受的。在這種環境下,可以為人類歷史上誕生時間不長的新型貨幣提供最大的機會—— 比特幣。
( 圖片摘自HBO《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 – 斯塔克家族 )
新冠病毒下的金融市場崩潰2020年新冠病毒期間的全球市場大衰退現已成為人類史上記錄的最大的股市崩盤之一,以下為歷史上幾次著名的經濟衰退事件:全球金融危機(2008)網際網路泡沫(2000)亞洲金融危機(1997)黑色星期三(1992)日本資產泡沫(1991)黑色星期一(1987)石油危機(1973)華爾街大蕭條(1929)
2020年3月17日,全球市場波動率指數(VIX)達到84.83的高位,僅略低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達到的峰值89.53。在撰寫本文時,標準普爾500指數從高峰跌落到低谷,在新年裡下跌了30%以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也創下自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從財務角度而言,毫無疑問新冠病毒引發的2020年的危機已經可以載入史冊。那些陷入危機且自帶資金槓桿的資產管理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拼命地想要獲取美元,這使得幾乎所有資產的價格都呈螺旋式的瘋狂下跌,從股票到大宗商品,從非政府債券到加密貨幣。
中央銀行和政府一直在迅速作出反應。在美國,美聯儲將利率降低至接近零(0%至0.25%),宣佈購買至少5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20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並將商業銀行的儲備金要求降低至絕對的零點,而且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防水行為。但是,現在整個狀況正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是央行行長最後一次向恐慌的市場擲骰子 — 單純的貨幣政策是遠遠不夠的。中央銀行已經黔驢技窮現在說各國的中央銀行已經用盡了它們所能想到的所有救市方法似乎並不為過。實際上,即使是在中央銀行自己內部,這也已成為共識。當然,您也可以選擇以下任意一個自己喜歡的引數(或引數組合)來為央行辯解來看看是否能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利率已經處於下限。這個下限是0%,因為如果我們遠低於此0%的利率,公眾將只是囤積實物和硬通貨。購買更多的政府債務只會在流動性危機中幫助商業銀行,現在,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已被打破。我們已經達到了“利率逆轉”的程度,由於淨息差降低,利率進一步下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為淨負數。因此,較低的利率會導致經濟緊縮。
我們已經達到了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的行為極限,任何進一步的極端措施都會給消費者帶來負面訊號,並對實體經濟產生完全負面影響。上述論點越來越引人注目。中央銀行本身的資訊現在非常明確:
現在是時候進行財政刺激了!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我們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也許現在要解決的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各國央行是否在解決經濟危機時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它們對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的迴應是將利率從6.5%降低到1%,然後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繼續將利率從5.25%降低到0.25%。美聯儲成立以來的利率水平
(資料來源:彭博社)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基於一個預先假設貨幣政策不會影響經濟結構的模型,而是隻會延緩貨幣在金融系統中的流動速率。但是,我們認為,這種貨幣政策已變得過於極端,以致情況不再如此。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已成為改變全球經濟結構的主要動力。對不斷惡化的市場條件的響應幾乎確定了在將來,它們會再次變得糟糕,甚至帶來災難性的結果。這些利率政策可能傳遞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機,每個危機都透過降低利率來“解決”,這又為下一次危機的發生播下了種子。
不管人們對貨幣政策有何看法,現在毫無疑問,當前的體系不能再度承受下一次金融危機。現在是時候改變了。經濟的體制轉變世界各國政府將面臨鉅額的財政赤字,這不僅是由於更高的支出需求所致,而且是有意刺激經濟的一部分戰略需求。
這些新出現的較大的財政赤字將直接由中央銀行購買政府債券來提供新的資金,並可以使用多種名義:
國民經濟量化寬鬆政策國民經濟救助現代貨幣理論普遍基本收入空降現金財政轉移綠色新政財政分發計劃(香港和美國)新冠病毒期間的覆蓋工資支出
這些請求都來自中央銀行,各國政府將很樂意去迴應這些要求。儘管這些財政政策部分實際上缺乏真正的導火索,但政府不太可能想去反對這些需求。各國政府也將承受來自各國人民的巨大壓力。最初,這些需求可能集中在減輕新冠病毒的影響上。為人們提供資金,以便他們在因經濟封鎖停滯而失去收入的情況下可以購買必需品,並透過對防止病毒傳播的企業的收入損失進行補償。但是,不僅病毒會帶動支出。由收入增加和財富不平等推動的政治民粹主義也將迫使政府增加支出。氣候危機也可能是一個需要大量政府支出來緩解的問題。鑑於與冠狀病毒相關的經濟停頓的影響,毫無疑問,這是我們正在前進的方向,並且我們正在迅速向那裡邁進。而且我們不能自欺欺人,這是重大的政策轉變,是經濟體制的變化,這將產生一定的後果。通脹衝擊在實行貨幣政策的情況下,中央銀行通常害怕採取行動,因為這可能被使一些特定的群體受益,並帶來不確定的結果。但是,在新的財政擴張時代,通貨膨脹將是一個新的主題。通貨膨脹不僅會來臨,而且還會產生令人震驚的結果。這樣的通貨膨脹已經從我們的集體記憶中消除了。過去30多年來,通貨膨脹率一直較低且穩定,政治人物和公眾並未意識到這一風險。我們無法預測通貨膨脹將如何以及何時出現,然而,這種衝擊的出現一定會很突然並讓所有人猝不及防。不僅是經濟衝擊,還有文化衝擊。我們認為,對現在最好的比喻是1970年代,當時通貨膨脹率波動很大,達到15%的高位。美國消費者物價通脹水平(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彭博社)
市場不能容忍變化。通貨膨脹將不僅會衝擊我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而且金融市場也會受到衝擊。在“中央銀行看跌期權”的保護下,金融市場已經習慣了當前的制度。從由財政擴張和不穩定的通貨膨脹預期驅動的這一經濟體制過渡到新的經濟體制形式的過程將非常有趣。動盪的時代已經來臨。
比特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壓力測試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中,通脹預期很高,黃金看起來將大放異彩。但是比特幣呢?隨著投資者競相爭奪美元,在2020年冠狀病毒引發的崩潰中,比特幣已下跌近53%(跌至谷底)。從許多方面來看,這是不可避免的。比特幣價格可能大放異彩的地方是對危機的反應後的動盪的通脹後果。我們認為,在這種變化的經濟體制中,經濟和金融市場處於鬆動狀態,根本沒有重要的錨點,甚至沒有通脹目標,這可能是比特幣在其不長的生命週期中所遇到的最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