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它作為一個分散式技術,涵蓋了智慧合約、加密演算法、共識機制等。通俗來講用區塊鏈技術是為了解決我們中國乃至全球出現的各行業的痛點:比如信任機制缺乏不完善、效率難以得到提升、交易環節多且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等。
區塊鏈技術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社會信任機制及資料儲存方式,使得區塊鏈技術正在成為解決全產業鏈參與方互相信任的基礎設施——打造信用價值網路。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應用中誕生,目前金融也依然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最廣泛也最契合的場景, 特別是在身份識別、資料確權、信用管理、價值流轉、交易清結算等方面。
金融行業具有交易複雜、交易涉及主體多、業務鏈條長、交易頻次高等特點,同時面臨著諸如跨境支付週期長、費用高,結算環節效率低下,風險控制代價高以及資料安全隱患大等問題。
保證資料唯一性和所有權不可篡改等優勢特點使得區塊鏈可作為金融行業參與節點方之間很好的資訊共享平臺,明顯降低 了 各方達成信任的溝通成本,提高信用在各相關主體之間高效流轉。基於區塊鏈的智慧合約,能夠透過實現業務自動化,適合電子支付、交易後清算、監管風控等高頻重複業務。但也由此帶來資料隱私的問題,尤其在供應鏈金融中,涉及供應鏈企業的經營資料鏈上共享。
但總的來看,區塊鏈技術已成為支撐金融科技創新的底層支撐技術之一 。從央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到城市商行,相繼部署了區塊鏈應用 。據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金融應用工作組不完全統計,涉及應用領域如下所示 :
1. 跨境支付
在國際貿易中,跨境支付和結算一般依賴第三方機構,因此流程煩瑣,一筆跨境交易需要至少1天時間才能完成,使用者無法實時瞭解交易處理狀態和資金動態,且手續費高達7.68%。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發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跨境支付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在國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就宣佈與摩根大通、淡馬錫控股(Temasek)合作建立一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多幣種支付原型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跨境支付和結算,省去中間機構,不需要手續費,能夠實時進行交易。同時,區塊鏈透過加密和去中心技術,能夠保證資料不可篡改,保障資料的可靠性。
在國內,螞蟻金服、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均在嘗試利用區塊鏈進行跨境支付。2018年6月,螞蟻金服展示從中國香港將錢匯到菲律賓,3秒即可到賬,而傳統方式至少需要一週。
2. 資產證券化
區塊鏈技術指的是按照時間順序將資料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資料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散式賬本。區塊鏈可以實現所有市場參與人對市場中全部資產的所有權與交易記錄的無差別記錄。
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可以保證底層資產資料真實性,幫助融資人實現資產保真,從而增加機構投資者信心,並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各家機構間資訊和資金透過分散式賬本和共識機制保持實時同步,有效解決了機構間費時費力的對賬清算問題。區塊鏈技術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中的應用,為資金方瞭解底部資產,中介機構實時掌握資產違約風險以及監管方有效監控金融槓桿、提前防範系統性風險,都提供了便利。
3. 貿易融資
貿易融資業務指銀行為國內和跨境貿易提供的包括結算、融資、信用擔保、保值避險等綜合金融服務。在業務整個流轉過程中,涉及銀行、買賣雙方、供應商、物流公司、監管機構等多方交易實體,互相間取得信任代價較大;流程繁雜,業務的每一個步驟都可能多方確認,交易週期長;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一處失誤推倒重來”使效率難保。
區塊鏈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分散式賬本的技術特性,正好完美應用於貿易融資領域,解決了同業機構的互聯互通,實現全業務流程資訊的共享,從而保障了業務的連續性,做到風險的可控。
利用區塊鏈的特點,有效協助推進了貿易金融的線上化和智慧化發展:在買方、賣方、銀行等多方參與的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上,銀行透過“朋友圈”式管理,可以更高效地透過既往交易資訊評估授信;單據的全電子化可以極大提高業務的流轉效率,簡化業務流程,摒棄線下繁冗工作,提高使用者體驗;銀行整合融資、存貸款、倉儲物流等資訊的一體化,可以保護市場、規避市場風險,同時意味著創新性金融產品的更多可能。
4. 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意義在於針對中小供應商授信額度不高、融資規模較小的特點,利用信用替代機制,以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替代中小供應商信用,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資金融通的需求。而區塊鏈技術可利用其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等特性,在這個過程中降低信任成本,降低供應鏈上中小型供應商的融資成本,使得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意義更容易實現。
“透過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的相結合,能打破以往資料孤島的現象,建立信任機制,並實現核心企業的信用跨級傳遞。在結合智慧合約的基礎上,提升全鏈條的業務協作與融資效率,降低了以往因企業違約為金融機構帶來的履約風險。同時也可以豐富金融機構的業務場景,提高整個供應鏈上的資金運轉效率,進一步釋放供應鏈生態的發展潛能。”
區塊鏈幫助解決了傳統供應鏈金融的核心痛點,提供了一套可信的資料共享方式,進一步盤活了供應鏈金融,為供應鏈金融領域開啟了新的市場增量空間。
5. 侷限性
技術侷限:區塊鏈節點的儲存空間、實時同步的速度、同步交易的容納能力,限制執行效率;區塊鏈技術在“去中心化”、“安全”、“高效低能”三個方面存在不可能三角,如何權衡三者成為重要的挑戰;工作量證明機制的節點計算能力比拼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政策監管:缺乏中心機構監督的前提下的執行機制,可能導致區塊鏈應用的部分場景下的監督管理難以進行;法律及政策規範相對於新技術的發展往往存在一定的滯後性,這就會導致區塊鏈應用發展實踐前期缺乏相應的政策引導和法律規範,從而使得區塊鏈應用市場風險較高。
模式設計:區塊鏈技術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社會信任機制、資料儲存方式,對目前發展成熟的中心化信任機制、資料儲存方式帶來衝擊;徹底變革整套的信任機制,需要打破現有機制的束縛,頂層設計、底層基礎的是個巨大的挑戰;如何找到適合的場景、建立匹配的模式對區塊鏈的應用發展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