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原理來源於“拜占庭將軍”問題,即軍令在傳輸過程中可能被惡意篡改的情況下,駐紮在城外的不同分支部隊如何統一作戰。引申到網際網路生活中,當我們需要與不熟悉的對方進行交易,如何防止不被欺騙,其本質就是要解決“信任”問題。為此,區塊鏈技術建立了一種安全和可信任的資料庫,透過完美的數學解決方案建立交易各方的信任機制,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集體維護和可靠資料庫的特徵。
網際網路金融、比特幣、數字貨幣、區塊鏈……新興名詞不斷湧現,以猝不及防的態勢衝擊著我們的眼球。什麼是區塊鏈技術?中國央行會採取區塊鏈技術創造數字貨幣嗎?區塊鏈技術對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何重要意義?
“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2009年,以“中本聰”為化名的創造者釋出一種數字貨幣——比特幣(bit coin)。初期,吸引了密碼學愛好者和技術極客(geek)的踴躍參與。到2013年,隨著比特幣價格的飛速高漲,引起全球範圍內的高度關注。
2015年,隱藏在比特幣身後的區塊鏈技術成為“熱詞”,世界各國銀行機構、頂級投行、交易所等金融機構紛紛表示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包括巴萊克銀行、瑞士信貸銀行、摩根大通在內的多家頂級投行都已經加入由金融技術公司r3領導的組織,著手為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中的使用制定行業標準和協議。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加入r3聯盟的銀行已經超過42家。
儘管全球金融市場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大規模應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交易,納斯達克在2015年12月30日完成的基於區塊鏈平臺的首個證券交易,無論是對於區塊鏈技術而言,或是對於全球金融資本市場向“去中心化”交易轉變而言,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並在央行官網上釋出了會議公告。央行高度肯定了區塊鏈等數字貨幣技術,表示積極探索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並提出做好關鍵技術攻關,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這是我國首次公開表示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重視。
那麼,“區塊鏈”究竟是什麼?有人將“區塊鏈”生動地詮釋為“一部從頭到尾難以更改的電影”。也有人說,“區塊鏈”技術就是透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資料庫的技術方案。通俗地說,這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技術方式。在過去,都是由公司內部人來記賬的,是很中心化的,但在“區塊鏈”系統中,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記賬。系統會評判每一個時間段內記賬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記錄的內容寫到賬本,發給其他人備份。透過這種方式,資料就會變得非常安全,因為篡改單節點的資料沒有意義,因此這項技術能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四個角度的幫助
區塊鏈雖然作為數字貨幣(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低層技術而被關注,但其可能帶來的顛覆式影響顯然不侷限在數字貨幣領域。比如,在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面,區塊鏈技術能夠發揮哪些作用呢?
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目前,已經進入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期和成熟期。與先進成熟的紐約、倫敦金融中心相比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服務水平、金融產業叢集、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等方面還有提升和發展的空間。作為以金融市場為核心的國際金融中心,不僅需要進一步加快在人民幣自由兌換、利率市場化等方面的金融改革程序,更需要以開放的理念和態度積極參與最新的技術變革。
從傳統意義來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追趕紐約和倫敦的過程中,將經歷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首先,在金融市場的體量上需要不斷擴大規模。這一點從近年來上海金融業的的各項交易指標可以顯現。2015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額已經達到1463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2.5倍,一些金融市場的交易額已經可以在全球排名前列。其次,在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上需要不斷完善。對比紐約清算所銀行間支付系統和倫敦多幣種支付業務處理中心,上海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上線,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序的加快,有利於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定價功能。目前,在商業環境的營造、金融產業發展等方面,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經初具規模,達到一定“量”的提升,而在打造交易、支付、清算、定價中心的功能上,即金融中心“質”的飛躍,與紐約和倫敦還有一定的差距。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提前實現“質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源於區塊鏈技術對金融機構和行業將產生的重大影響,從四個方面,上海將可以提升其金融中心的規模和能級,甚至在某些領域掌握“話語權”。
從交易的角度: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核心本質,將原本掌握在金融機構手中的“總賬”下放到每個節點個體,由公眾共同維護,這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傳統金融機構賬戶管理和清算的職能,將變革現有的交易模式。特別在清算和結算系統中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夠降低交易的複雜性,並有效監控諸如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資產的交易過程。區塊鏈技術帶來的變革,使得紐約和倫敦交易中心地位可能發生改變,上海應把握時機,鼓勵技術創新,加快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驅動新型金融交易模式的誕生和發展。
從服務的角度:區塊鏈技術對傳統中心化結算和清算模式的顛覆,將改變金融機構的“強勢地位”,形成更加開放和民主的市場。交易所、清算所等中心化影響力下降的情況下,金融服務的核心價值將顯得更加重要,需要營造最佳化的商業環境,集聚各類人才,形成金融中心的品牌影響力。上海應加強自身的城市公信力、創新水平和吸引資本能力,不但服務於國內市場,更要成為服務周邊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本運營中心。
從創新的角度:區塊鏈技術作為全球金融市場的轉變之一,不僅僅在於加密貨幣的應用,更重要是為金融行業帶來持續的創新。隨著金融機構運作成本和信任風險的降低,不僅在金融基礎設施方面削減成本,還可以實現一般性金融業務的模式創新。例如,支援股權資產類別的價格發現或流動性處理,可以出現新的技術參與者,並形成交易中心。上海應大力推進區塊鏈技術公司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持續擴大區塊鏈研發的資金支援,積極推動國內銀行儘快加入由金融技術公司r3領導的組織,參與制定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中的使用制定行業標準和協議。
從監管的角度:區塊鏈技術將改變現有的監管理念和方式。對傳統的金融機構來說,來自監管部門、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和網路犯罪激增的壓力也迫使其加快更新其it系統,區塊鏈技術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金融機構的it系統執行模式。同時,區塊鏈技術將形成以“工作量證明”機制的自我監管平臺,透明公開的方式將有效降低欺詐行為,提高監管的效率。上海應積極爭取在區塊鏈資料部署上的先行先試,逐步開放部分金融資料資料,透過建立“視窗”,實時觀察資料,讀取資料並作出反應,提供相對應的政策,有效防範金融市場中的系統性風險。
來源:國際金融報 (作者繫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