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的數字貨幣Libra(又稱“天秤幣”),自公佈白皮書及技術文字以來,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業界多方激烈探討。
此次Facebook聯合萬事達、Visa、PayPal、Uber等27家大型商業公司達成合作,發行針對支付領域的數字貨幣Libra,在美國國內並不是一片叫好聲,而是迅速收到了一片憂心忡忡,理由是會對27億Facebook使用者、交易者和投資者帶來隱私、交易和國家安全的風險。
問題是:Libra是否真的有這麼大的顛覆能力呢?
Libra的金融夢想很大
Libra白皮書6月18日宣告,將為27億社交使用者及無法享受便利普惠金融的群體,建立一套全球貨幣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為數十億人提供簡單的、低波動性、無國界的貨幣和廉價資本服務。
該體系的總部設在瑞士,旨在幫助Facebook建立一個全新的、與傳統貨幣政策和美元相抗衡的全球金融體系。
這麼大的金融夢想,使得Libra一經曝光,就收到了監管的憂心忡忡。
7月10日,美聯儲主席公開表示,如果在16日召開的針對使用者隱私相關的聽證會上,Facebook無法對立法者和監管機構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Libra專案將無法允許繼續進行。Facebook公司在聽證會前表示,在監管方面的擔憂得到解決前,將不會推進其加密貨幣專案。
7月16日,Libra專案負責人馬庫斯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舉行前表示,“Libra的目標是開發出一種安全、低成本的方式,讓人們有效地在世界各地轉載資金,從而成為當前金融系統的替代方案。Libra無意與任何主權貨幣競爭,或進入貨幣政策領域。”
這與Libra問世之初所聲稱的“將在場景上可替代貨幣職能,成為一個全球化數字貨幣”相比,措辭上已經開始“服軟”了。
但是,Libra雖然具備應用場景,但本質上屬於加密貨幣及代幣範疇,終將面臨被監管的命運。
美國眾議院:科技遠離金融
上週,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接受了一項題為“科技巨頭遠離金融法案(Keep Big Tech Out of Finance Act)”的草案,申明任何年度全球收入超過250億美元且從事線上公共平臺、交易所及連線第三方業務的科技公司都將遭到禁止,如違反將處以每天100萬美元的罰款。
該草案旨在防止科技巨頭成為金融機構,並試圖阻止數字資產的建立與運營,目前尚未有定論。
不過,該草案的嚴格程度,與2017年9月4日中國央行等六部委聯合釋出的“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發行虛擬貨幣、數字資產等代幣的公告”(簡稱《公告》)堪有一拼。
該《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透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中國央行官員:高度關注Libra後續
被稱為“國家隊正規軍”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機構官員近期也在Libra亮相之後,公開表態了數字貨幣,這對於過去兩至三年內一向顯得非常低調的國內數字貨幣研究而言並不是常態。可以說,Libra的面世在觸發一系列重要關注與舉措。
7月8日,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首屆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國務院已批准了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研發,目前正在組織相應市場工作。
國際清算銀行近日也表示,全球中央銀行可能不得不早於預期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以往的研究中僅僅包括針對零售交易的通用型CBDC及限於特定結算服務的批發型CBDC一些小範圍試點的理論參考模型等,而並沒有上升到Libra所企及的類似超主權加密國際通用“大貨幣”範疇。
在此之前,中國央行針對CBDC的理論研究,已經於幾年之前先行開展,可行性及概念驗證工作主要集中在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的應用和推廣。而在Libra加密貨幣可能對傳統貨幣職能、國際支付、金融穩定性等一系列國際貨幣體系構成潛在競爭和威脅的情況下,各國央行和監管不再淡定,中國央行稱將高度關注Libra的後續並加快推動數字貨幣的研發。
各國將監管Libra提上日程
理論上,Libra計劃作為與一籃子低波動法定貨幣及政府債券掛鉤的穩定幣,透過“天秤幣儲蓄”(Libra Reserve)在一對一的基礎上發行和管理,天秤幣儲蓄中的資產將由一個受監管託管網路持有,以保持Libra滿足的穩定性與抗風險。實質運作上則需要準確瞭解美元在其中是否佔據主要作用,是否是以美元為中心的數字貨幣。
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貨幣背後是利益、權力、國際政治、外交。如果一種支付工具發揮貨幣的職能,必然會衝擊法定貨幣,從而對一個國家貨幣調控、金融調控、各方面帶來直接影響。”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法國已設立了G7特別工作組,以研究如何確保Libra受到各種法規的監管;日本已設立聯絡會議將在G7峰會前調查Libra穩定幣的影響;澳大利亞銀行機構也發出警告稱,Facebook這麼大使用者體量的平臺發行數字貨幣將具有巨大挑戰。
總體上,世界各國央行或銀行能否像Facebook規劃的那樣順利接納Libra進入本國金融體系,目前並未顯示出積極歡迎的反應。
須知,Libra由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Libra協會與子公司Calibra進行運營及管理,協會由數十個歐美的企業、非營利組織、多邊組織和學術機構組成,包括支付行業、風險投資、交易平臺、區塊鏈企業等公司共同管理。
這樣一個私營商業行業意味厚重的協會能否足夠嚴肅地充當和承擔成為像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全球央行這些機構的執行職責,還是僅僅以商業職能為主,發揮以社交媒體平臺帶來的使用者紅利,利用以商業用途為主導的數字貨幣分割佔領支付市場蛋糕,目前尚未有定論。
結語:超主權貨幣長路漫漫
目前,Libra並未顯示出比“前輩們”——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等,更強大的技術優勢。
總體來看,Libra帶來的偏向正面積極的效應是,利用了Facebook的現有市場,引入更多使用者接觸數字經濟和數字貨幣,普及理念和觀念,促進特定的程式設計語言發展等等。
但正如中國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指出的那樣,Libra必須納入央行監管框架。未來能否出現全球化超主權的強勢貨幣和金融基礎設施,路漫漫其修遠兮,超主權的數字貨幣的誕生勢必將會收到全域性範圍內極其謹慎的審視與監控。
要知道,區塊鏈作為幣端的應用,因為涉及金融體系、貨幣發行及流通、國際經濟政治影響等,不受監管的發展難於上青天,即便是在Facebook這樣一個巨頭的全力倡導下,超越主權的數字貨幣作為一種烏托邦式的個體公司的斷點嘗試,也將經歷更多的起伏、關注、爭議與波動式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