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煜明:告別陸家嘴,投奔區塊鏈

買賣虛擬貨幣

過去一個月,袁煜明參加了多場演講和採訪,在不止一個場合發表了對技術的看法。這些密集的露面機會源於年初的一個決定。2018年之前,袁煜明的身份還是興業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以及計算機網際網路行業首席分析師。

這在外人看來光鮮靚麗的履歷卻沒能留住他,行業分析要求面面俱到,對於很多領域都有涉獵,但卻未必能如業內人士看得透徹。看多了網際網路行業驚濤駭浪,袁煜明開始不滿足於當一個看客,“一直希望(自己)參與其中,剩下的就無非是上哪條船,覺得哪個可能更有前景。”

經歷2017年資本瘋狂追捧,2018年初,區塊鏈逐漸迴歸理性,有待突破的底層技術架構是發展的掣肘。創業團隊應該從哪些方面突破?未來技術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袁煜明並沒有焦慮,對行業,他依然保有樂觀之心。“如果我的工作能夠推動行業往前進,哪怕進步了一點點,那我覺得我的事都是有意義的。”

冰與火之歌

自從2016年初接觸並研究區塊鏈技術以來,袁煜明就在等待一個機會。無論被熱捧過的VR/AR技術,還是尚處於風口的人工智慧都未曾讓他動心投入其中。

2016年2月份,興業證券推出了第一篇關於區塊鏈的深度報告《區塊鏈與數字貨幣,原理、特徵和構想》,這篇報道由袁煜明帶團隊完成,也是其區塊鏈研究的起點。在當年,國內全年區塊鏈專案融資數量不過16起,大眾對區塊鏈的認知很多還停留在比特幣,區塊鏈是什麼?能夠做什麼?即便是投資人也有可能一無所知。

這次的研究也在袁煜明內心埋下了種子,兩年時間,他跟蹤並深入研究這項技術,這些研究積累也促使他在兩年之後選擇投身其中,不再滿足於當一個看客。

“這兩年時間裡面,整個行業有很多的改變,技術也迎來極大進步。我越來越能夠看到這項技術的意義跟前景,所以最終做了這個決定。”

2017年,區塊鏈專案進行得如火如荼,大部分融資集中在ICO(虛擬貨幣融資)專案中,9月份,央行等七部門聯合釋出公告,正式叫停包括 ICO在內的“代幣發行融資”。一時間,行業融資陷入冰點,投資的目光逐漸轉向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上。

與ICO專案遇冷不同,對於區塊鏈應用層面的投資比例正在逐步加大,據36氪研究院和鯨準資料庫統計,2017年中國區塊鏈相關專案融資額總額超過12.7億元,融資事件54起。僅2018年第一個月,區塊鏈行業融資額就達到6.8億元,融資事件19起,融資金額和獲投企業數量甚至超過2016年一整年。而資本的追捧都集中在數字資產管理、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及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平臺這三個領域。一時之間,傳統的新興的VC/PE都在試水或重倉區塊鏈專案。

在袁煜明看來,資本具有一定前瞻性,這種前瞻性一方面從資金上推動產業快速成熟成長,但另一方面,在鉅額資本投入中,也不可避免推高了一個產品的價值,產生大量泡沫。

在一場對外的演講中,他把現在的區塊鏈比作2014年的網際網路專案,熱烈的資本簇擁下從來不缺少有趣的故事和不靠譜的專案。但這僅僅是故事的開頭,投資團隊迴歸理性是對於區塊鏈技術的價值重判。

而面對專案,袁煜明認為判定靠譜程度的方式其實與網際網路專案並無多大差別,都是從戰略和行業前景進行預判是否適合區塊鏈技術,透過接觸,看團隊的靠譜程度和執行力。

區塊鏈將引起未來生產關係的變革

在應用層面,大眾最關注的莫過於哪個行業最有可能先迎來區塊鏈技術的突破。

對於這個問題,在一次公開的討論中,袁煜明曾經提過這樣一個思路,集聚效應越明顯的行業越值得看好:哪個行業是人越多價值越大,那就是越適合區塊鏈應用。需要人們口口相傳進行價值發掘的產品進行區塊鏈化才有意義,而使用者量越大,價值也就越大。但這種使用者量並不能完全等同於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

流量大但行業集中度比較低的行業,依然不一定有效益。而即便是一些垂直的新的領域,集聚效應很強也適合區塊鏈技術突破。

這個邏輯與網際網路專案邏輯有些不同,大眾和投資人都習慣了滴滴、摩拜等這種以流量作為價值判斷依據的故事,但是對於區塊鏈技術來說,目前整體的使用者體量並不大,技術門檻決定了其並不是非得以大流量行業作為突破口。相比來說,只需要少量使用者參與就能發揮價值的行業更適合。因此,區塊鏈遊戲等專案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技術的突破點。

區塊鏈技術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在某個產業上的突破,而是對於生產關係與生產方式的變革。去中心化的特質將集中社會大量人才與智慧去解決問題,而不僅侷限在公司與團隊上。到那個時候,股份制將會演變成區塊鏈的一個補充。

“現在的公司形式,在未來有可能變成一個精神領袖去提出了整體的框架和思想,透過成千上萬的這種社羣的這個愛好者,這裡麵包括很多極客和技術牛人,透過區塊鏈他們都給這個體系貢獻力量,最後很可能比一個公司,上千的團隊要更強,更有效率。”袁煜明表示,現在很多Hackthon的組織其實已經開始透過區塊鏈技術集中人才資源。

但這距離實現,或許還有很長時間,目前,區塊鏈最需要攻克的難關在於技術,如今所能達到的TPS速度並不能支撐大量運算以及大面積的技術應用,袁煜明認為,短期內的技術突破只能在可擴充套件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三者中取得一個平衡點。“這三個是沒法兼得的,當然可以用犧牲去中心化,或者犧牲安全性來換取TPS的提升,現在很多的專案也在探索,未來可能三者可以兼得,但現在來說,只能去做取捨。”

根據諮詢公司Gartner的曲線,區塊鏈從觸發到真正落地,需要大概5-10年的時間,就目前情況看,區塊鏈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一些行業亂象和技術痛點依然存在。

“(我希望)能幫助國內基礎技術多做一些事情,未來也會在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對於自己的轉型,袁煜明一直抱著期許。


更多區塊鏈數字貨幣資訊:http://www.qukuaiwang.com.cn/news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