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過的行業泡沫---區塊鏈高薪記者被裁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可以說是近年的熱門詞彙之一,並且區塊鏈行業被認可為繼網際網路之後下一個可以實現技術革新的行業。區塊鏈大火的背後是創業公司的不斷湧現,各路資本疾跑入場,以及行業內對真正“懂”區塊鏈的人才渴求。炒幣的人總以為自己就是下一個“一夜暴富”的幸運兒,其他行業的編輯記者看到這個圈子的“高額回報”異常心動,每個人都抱著經濟自由的夢想踏入這個圈子。

幣價支撐的高薪記者

今年年初,還處於牛市的幣圈,虛擬貨幣價值瘋長,無論是大佬還是後來的韭菜無不歡呼雀躍手中持有虛擬貨幣的人慶幸自己早早入場,彼時才能參與這場“錢滾錢的盛宴”區塊鏈專案提供的各類服務組織(幣值管理者、媒體、交易所)成了“穩賺不賠的服務者”媒體無疑是區塊鏈服務組織中最活躍的利益宣傳者。

有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行業中就已經湧現出超過50家區塊鏈媒體平臺,僅僅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名稱帶有“鏈”、“幣”的賬號就已經達到了上百家,並且還在不斷地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

也是在今年上半年,區塊鏈媒體融資訊息不斷。在這樣一個火熱的狀態下,生產區塊鏈內容的人才自然也非常緊缺,月薪3萬的區塊鏈記者不足為奇,這只是想要從事區塊鏈行業的新人價格,而那些本身就是專業出身的記者或者編輯,完全可以達到60萬元的年薪,可以說是記者行業中的“佼佼者”了。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本身已經擁有一定的行業認知或者有著紮實的文字功底的記者,大部分的主流媒體區塊鏈記者月薪也就在15K-20K左右,區塊鏈的編輯則是在8K-16K之間,也算是正常的工資範圍了。

不得不說,無論什麼崗位的薪資都跟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行業發展空間大、人員緊缺,工資自然就高,特別是對於區塊鏈這個資訊更迭速度快的新興行業來說更是如此。儘管區塊的概念已經誕生了二十多年,但是人們對區塊鏈的深入研究近幾年才開始,從事區塊鏈行業的從業人人員幾乎都還是處於一種探索的階段,沒有真正“懂”區塊鏈的人,這也是這個行業人才高薪的根本原因。

 “炒”出來的高薪泡沫

最近,朋友圈以及各大網站瘋傳的一篇文章《我在幣圈的四個月:以為能賺1個億,結果卻被裁員了》就已經呈現出這個圈子發生的微妙變化,這個網際網路精英當初跳入區塊鏈行業,以為能夠“一夜暴富”,卻在熊市的這個寒冬“光榮退休”了。

小編最近在對接專案時,收到的回覆也大多都是這樣的一句話:“對不起,我已經離職了。”

在這個熊市階段,不僅韭菜被割,大量從事區塊鏈行業的人員逐漸離場。如今幣圈的區塊鏈公司幾乎呈現出兩個形態,一種就是真正的區塊鏈技術公司,這些技術人員潛心做技術開發、底層應用開發或者其他技術相關的應用,這樣的公司業務量一般都很大,公司人員相對而言要固定許多,幾乎不會出現熊市裁員或者員工大批離職的現象;另一種則是利用“空氣專案”撈錢的公司,這樣一個“All in”炒幣的公司,如果行情良好就會出現“高薪記者或者編輯”的現象,但是一旦遇到熊市就會立馬跌落,成為這個行業的淘汰者,造成這個行業的“泡沫經濟”。

區塊鏈行業雖然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但是這種依賴於幣價的高薪卻給了這個行業極大的不穩定性,炒出來的高薪猶如泡沫一般,禁不起任何風雨。

在這個寒冬,作為區塊鏈媒體的一員,小編見證了無數的專案成為空氣、幣價腰斬、礦機無人買賣、騰訊大規模封殺圈內公眾號、區塊鏈媒體逐漸退場,就算在這場角逐中頑強生存下來的媒體也正在經歷大裁員、員工批次離場的尷尬。

這個資訊快速更迭的行業,越來越多的自媒體變成了幾日一更、周更,甚至是直接停更,讓這個曾經名聲大噪的行業一時之間朝氣全無。無論這個行業是真的面臨困境,還是他們在養精蓄銳、蓄勢待發都已經無法改變區塊鏈媒體人逐漸離場的事實。區塊鏈的這場“高薪泡沫”該如何收場?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