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落幕不僅標誌著比特幣白皮書釋出10週年,也標誌著2008年金融危機已經走過了十年。
從現在回看這十年來的經濟大背景,比特幣白皮書的釋出和比特幣網路的推出可以說是找到了最佳的契機,就算開啟上帝視角也不過如此。有人提出,中本聰當時就已經洞察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歷史意義和獨特機會,因此才啟動並激勵人們使用比特幣這一全新的金融體系。
眾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機被普遍認為是繼經濟大蕭條後最嚴重的全球事件。接下來,讓我們從經濟危機的角度來反思一下比特幣的發展。
2008年9月15日,隨著雷曼兄弟公司(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崩潰,經濟跌到了谷底。六週後,中本聰釋出了比特幣白皮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危機後的經濟復甦,很多人可能已經忘記了這次金融危機的嚴重程度。當時,雷曼兄弟的破產給人們造成了極大的恐慌,以至於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Mohammed El-Erian這樣著名的華爾街天才都徹底慌了神。因為擔心ATM可能會停止取鈔服務,他緊急要求妻子儘快提取現金。
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之後,出現了一系列旨在防止類似金融危機的舉措。新的法規和資本要求被陸續引入,如美國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和巴塞爾協議III銀行標準——想要進行高風險投資的銀行必須擁有相應規模的資本儲備,以便在這些投資失敗的情況下充當資本緩衝,防止銀行破產,從而避免銀行“大而不倒”的局面出現。另外,對危機的第二種反應是社會政治,例如“佔領華爾街”等運動的興起。
那麼,這些監管和社會舉措的影響持續性又如何呢?
現在看來,金融危機之後,化為歷史塵埃的不僅僅只是像雷曼兄弟這樣的金融機構。危機後引入的與金融機構相關的監管限制已經或者正在被侵蝕,“佔領華爾街”這樣的社會運動早已宣告失敗並被人們遺忘。
鑑於缺乏持久的結構和政治改革,新的金融危機是否已經悄悄逼近我們?答案是肯定的。
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曾提出一個理論框架,該理論指出:重複發生的金融危機是當前金融體系的固有特徵。換句話說,發生下一次經濟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不幸的是,對於明斯基(以及所有人)來說,該理論在很大程度上被主流經濟學界和央行所摒棄,這使得明斯基成為了“經濟學界的梵高”這樣的悲劇角色。然而,在2008年之後,明斯基的理論終於獲得了一些經濟學家們的肯定。如今,很少有人會認為在金融不穩定的環境下能夠做到“經濟大平穩現象”。
注:“經濟大平穩”指自1980年代中期之後經濟波動具有長期平穩趨勢,如實質GDP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失業率等重要經濟指標,皆可發現週期波動有平穩的現象。
前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珍妮特·耶倫最近敲響了經濟警報,特別強調了放寬貸款標準的風險,稱“標準已出現巨大惡化,槓桿貸款中的契約已經鬆動。對與這些貸款相關的系統性風險表示擔憂”。
儘管當前通貨膨脹相對緩和,這為央行提供了一些迴旋餘地,但全球市場上還有許多令人不安的經濟現象,這可能會加速下一次“明斯基時刻”出現的可能性。
在市場中,最難把握的總是時機,而不是對經濟形勢的診斷。
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後,中本聰在一個不知名的網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論文。該系統使用了以“基於雜湊的工作量證明”為基礎的分類賬,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區塊鏈”。
剛開始時,比特幣白皮書受到了早期讀者的質疑。實際上,比特幣網路在2009年1月3日正式執行之後的第一年基本上是沒有存在感的。可以說,比特幣的開局並不順利。
然而,比特幣還是穩定地吸引到更多的關注和使用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到中本聰的創新之處——解決了長期困擾電腦科學的“雙花”難題(重複支出),同時也為建立更好的新金融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早在2014年,就有經濟學家提出,監管改革無法徹底解決金融危機的根源以及根植於傳統金融中的其它問題。通常,在危機之後制定的法規很容易在經濟復甦和穩定之後發生倒退。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專注於金融體制改革等晦澀主題的社會運動勢頭往往難以為繼。
要真正解決金融體系中的問題,我們需要改變存在問題的金融架構。
以區塊鏈為驅動的新金融基礎設施提供了持久改進和改變金融系統基本性質的可能性。比特幣可以帶來的改變是——在基於區塊鏈的系統中,人們可以真正地成為自己的銀行。
關於比特幣的誕生,有許多相關的細節還未得到解釋。例如,為什麼中本聰選擇萬聖節作為比特幣白皮書的釋出日期?
我們所知道的是,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一直牽動著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使“中本聰”一直保持著某種神秘感,也為比特幣贏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事實證明,比特幣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除了本身的基礎技術創新,由此產生的宣傳以及共識也是同樣重要的。
除了電腦科學、數學、密碼學和經濟學之外,中本聰的多元化簡歷中還應該附加上營銷大師這一技能(這也是經常被忽略的一點)。
十年來,隨著數以百萬計的加密貨幣使用者快速成長,對於那些對金融體系改革感興趣的人來說,中本聰發明的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已被證明能夠成為最終的“解決方案”。
對於許多銀行和其他想要維持金融體系現狀的利益相關者來說又如何呢?在十年前釋出的比特幣白皮書中,中本聰是否就已經在試圖向這個群體傳遞某種資訊?
創新,神秘,乃至迷幻,或許這就是加密貨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