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數字貨幣是垃圾
前不久,孫老闆約會巴菲特的新聞,在幣圈算得上大事,大家都將眼光放到了營銷大王孫老闆如何向堅決反對比特幣的巴菲特營銷幣圈,更想看看巴菲特在此事後會不會對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態度有所改觀。
結果大家都很清楚,孫老闆盡力營造,還送了巴菲特價值不菲的比特幣和孫老闆自己的波長幣。可能從孫老闆的角度來看,這樣,巴菲特就算是持幣者了,怎麼著也會在態度上有點改觀。然而,巴菲特還是那個巴菲特,那個反對比特幣,反對數字貨幣的巴菲特。
巴菲特先是將孫老闆贈送的數字貨幣送給了慈善機構,隨後又明確表達了同之前一樣的反對比特幣的態度:數字貨幣就是垃圾!比特幣我沒要,我不信……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有點像在看小說,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才能構築情節的曲折跌宕,也才能設計勾人心絃的伏筆。
只是沒有想到,巴老闆轉身就送出去,還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數字貨幣是垃圾。
作為投資界的領軍人物,巴菲特在認知上肯定足夠高,那麼,比特幣所表現出來的金融屬性,就真的垃圾到讓大神厭惡的地步麼?
我相信,厭惡是真的,但是並不是對比特幣本身的價值的不接受,而是比特幣所帶來的金融革命性,可能顛覆原有的價值支撐,進而產生利益階層的變化,可能才是其真正厭惡的原因!
巴菲特與比特幣之間的交鋒
巴菲特作為傳統金融的代表性人物,其投資領域包括銀行、保險、醫藥、石油、飲料等等,但是,銀行和保險等傳統金融佔據了其50%以上的配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傳統金融體制的穩定才是保證其資產穩定的主要因素,以美元為代表的舊的貨幣體系則是其賴以生存的土壤。
在一定程度上,巴菲特代表的傳統金融體制下的守舊勢力。
作為傳統金融的代表,自然是希望能夠保障傳統金融的穩定,以此維護自身利益的穩定。
比特幣作為新金融的代表,其崛起必然是對傳統金融的一場顛覆式革命,從貨幣形勢到金融結構都會完全顛覆過去的模式。比特幣的出現,將結束實物貨幣(紙幣)的歷史,用數字化取而代之;比特幣的出現,將結束中心化的金融發展制度,以去(弱)中心化方式來推動。
這樣的革命,一方面將會打破過去美元體系的地位,另一方面將架空中心化控制人物的實權,從而從根本上改變過去的利益分配結構。
傳統金融的利益受益者集中在中心化控制者手中,比特幣為代表的去中心化金融,則將更多人納入了利益分配角色,更多的以貢獻來決定利益分配。
因而,巴菲特和比特幣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就是新舊金融體制的一場交鋒。
兩種體制之間必然會出現激烈的爭鬥。一方面,守舊勢力肯定會盡力維護自身階層的主導地位和利益不受損,另一方面,新興勢力肯定會激烈地想要擊潰舊勢力的基礎,建立全新秩序,自此改變世界格局。
交鋒,實際上就是新舊勢力的對抗,更是新舊不同階層利益的爭鬥!其結果決定了階層利益者的分配。
這讓我想起了人類從原始社會到現在的整個進化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阻礙。尤其在階層的換代和王朝的更迭中所次表現出來的新舊對抗,舊派的頑固,新派的激進,總是碰撞出戰鬥的火花。
我們總是覺得舊派守舊、頑固、落後,因而存著幾分不屑和看不起。殊不知,頑固僅僅是表象,如果深究起來,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利益!
一言以蔽之,自古爭鬥唯利益而已!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巴菲特與比特幣之間的矛盾,其實並不複雜,或許僅僅利益而已。
傳統金融機構入局
實際上,自比特幣誕生以來,衝擊最大的就是金融領域,傳統金融領域一方面害怕比特幣所代表的新體制帶來的利益衝擊,另一方面又必須要積極研究對策,保證在新的體制下仍然能夠立足。
巴菲特老了,作為個人,可以沒有必要因為比特幣而折戟,導致“晚節不保”。因此,其態度尚在情理之中。
但是作為金融系統,在這場趨勢明顯的變革中的態度就非常重要了,實際上,在比特幣誕生不就,許多大銀行就已經開始著手研究,並有新的佈局,在《區塊鏈革命》一書中對銀行的表現就有描寫,銀行對比特幣的研究固然可能是為了保住既有利益,但是,在積極擁抱和研究中,自然會有很好的融入新體制的機會。
而今天,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傳統金融世界,以及各大銀行都正在透過各種方式入局區塊鏈及數字貨幣,已經積極投身到該領域當中,去年Bakkt上線,實際上就是傳統金融入局的最佳證明。
歷史告訴我們,所有革命都是以新勢力的勝利而告終,在數字貨幣與傳統金融的這場革命中,雖然還需要時間來完善,但是,結果已經非常明確。
雖然,就在本月5日,諾貝爾獎得主Steve Hanke再次發推文抨擊比特幣:
除了極度不穩定和不可靠之外,比特幣這種高度投機的“資產”,現在正在為朝鮮的核計劃提供資金。應該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它。
但是,另外一條訊息,又如闢謠般為加密貨幣正名:
根據Chainalysis 3月5日的網路研討會所披露的資料,2019年發生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交易,其中只有1.1%屬於非法交易。
加密貨幣目前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但是,央行數字貨幣如火如荼,各國合規正在加緊到來!這樣的趨勢,已經明確告訴我們,比特幣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