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區塊鏈
從入門到精通,看我就夠了!
「白話區塊鏈入門」系列讓零基礎的小夥伴也能輕鬆入門,掃描文末二維碼,獲取全部零基礎文集。歡迎在文末點贊留言,說說你最想了解的區塊鏈小知識,參與有獎哦!
作者 | Fiona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昨日,數字貨幣頭部交易平臺幣安發公告稱,幣安鏈(Binance Chain)主網正式啟動,並計劃在4月23日進行主網切換,ERC20 BNB將被轉換為幣安鏈上的原生BEP2 BNB。
轉換後的BNB,會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現在將數字資產統稱為Cryptocurrency,其實準確來說這裡麵包括了兩類:Coin和Token。
對Coin和Token做好區分,對判斷專案的應用範圍和價值會有很大的幫助。那對於某個代幣,如何知道它是Token還是Coin呢?
知名的數字貨幣行情網站Coinmarketcap.com給了我們一個簡明扼要的解釋:
A Coin is a cryptocurrency that can operate independently.
Coin是可獨立執行的加密貨幣。A Token is a cryptocurrency that depends on another cryptocurrency as a platform to operate.
Token是依賴於另一個加密貨幣作為平臺的加密貨幣。
Coinmarketcap網站提供的Token列表如下圖,表中每個Token都是基於某條區塊鏈,從列表中得知這些區塊鏈包括Ethereum、Tron、EOS、NEO等等。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平臺(Plantform,或理解為公鏈、協議)自帶原生Coin,每個平臺只有一種Coin;而基於某個平臺的協議標準可以生成無數個Token。比如,以太坊Etherum的Coin是ETH,不過你可以在以太坊平臺上透過智慧合約建立符合ERC 20標準的Token,比如BNB、Augur、Zilliqa……
網路上有張圖直觀地說明了它們間的層次關係:
在上圖的四層結構中,最基礎的是區塊鏈技術,第二層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的各類平臺(也可稱協議,或鏈),第三層是平臺自身帶有的Coin,最上層則是基於協議構建的Token。平臺先有Coin,再有基於這個平臺的Token。
顯然,如果一個平臺本身發展不夠健康、或協議存在問題,那基於平臺之上的Token能否持續良性發展也會打上問號。
要構建Token,平臺提供一整套開發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智慧合約和良好的開發生態,便不可能有如此之多基於以太坊的Token。
有意思的是,Token並非一成不變,有些Token有可能隨著開發狀態的推進轉換為Coin。比如EOS(如下圖),曾經是基於ETH的Token,在2018年6月1日EOS主網上線後,EOS便成了自己平臺的原生Coin,基於提供的開發工具,隨之出現了EOS平臺的Token,原來基於ETH的EOS Token被收回不再使用(ERC20上的EOS在主網上線後已無法再流通)。
因此,文章開頭提到的幣安主網上線,也就意味著BNB將成為自己主網上的原生Coin,幣安主網提供開發工具後,隨著生態的發展,將會逐漸出現基於幣安主網協議的Token,而原來乙太網上的ERC20 BNB也會透過智慧合約鎖定,不再進行流通。
一個思考題:為什麼沒有基於比特幣的Token?歡迎在留言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