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幣圈牛市來了,很多交易所、專案方和社群紛紛活躍起來,其中就有從4月20號就開始連漲十幾天的幣權交易所平臺幣BQB,和幣安以及BNB長得有點像,在其他交易所紛紛推出合約的當口,幣權不但沒推合約,反倒反其道而行之,舉起來分散式交易所的大旗,並自稱是成吉思汗的隊伍,自帶BQB乾糧。一、幣安還是幣權,BNB還是BQB?幣安BNB和幣權BQB分別代表了交易所未來發展的兩個方向:即集中式交易所還是分散式交易所? 幣安代表著巨無霸的集中式交易所,交易所利潤豐厚,人員和運營成本較高,上幣費手續費高企,且會形成越來越壟斷的局面和態勢,未來會成為區塊鏈世界裡,類似網際網路時代的阿里和騰訊一樣的獨角獸,極難被撼動。幣權代表的方向是分散式交易所,基於智慧合約、通證激勵、鏈式記賬等先進區塊鏈基礎設施構建的、新一代分散式社群組織和數字生態。由於部隊都是自帶乾糧,分散式交易所人員成本極低,由於採用分散式、鏈組織的架構和獨立自主研發的雲平臺,使得交易平臺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分散式交易所這裡指的並非是搭建在公鏈上的去中心化的DEX交易所,以區塊鏈世界目前的發展階段和基礎設施來看,搭建在公鏈上的DEX一直飽受交易深度、交易速度、掛單撮合、UE/UI體驗、使用者很難使用等問題所詬病,加上其技術開發難度,運營難度等,目前還不太不利於社群和專案方的使用和普及。二.集中式交易所的弊端1)集中式交易所的成本及利潤需要有人來買單在區塊鏈世界,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交易所這樣充滿爭議的例子了,雖然很多人天天在提分散式,然而集中式交易依然佔據絕對的領導地位。目前集中式交易所存在的問題早已讓整個幣圈都嗤之以鼻,對專案方來說高昂的上幣費用、各大利益集團的撕逼和宮斗大戲、尤其是集中式交易所的資金安全問題一直被詬病。因為交易所作惡的成本非常低,人人都有貪心,人人都有私心,貪心到一定的時候,它會膨脹,如果交易所一天充幾百萬U,幾乎每個可以掌控的人都有想據為己有的衝動,這就是人性,這就是集中式交易所最不能克服的一個痛點。 集中式交易所中心化的集中、壟斷、腐敗和區塊鏈精神完全相違背,頭部壟斷的集中式交易所在整個市場裡,賺取了鉅額的利潤,比如幣安去年第四季度的利潤是1.939億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利潤為 2.62 億美元,創下季度利潤歷史新高。集中式交易所,需要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團隊來維護,人才是最貴的,相比於伺服器成本和安全成本,人員的工資成為集中式交易所最大的成本,比如幣安在全球擁有700多員工,分別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仍在四處網羅人才,不斷壯大隊伍。這導致了專案方想上頭部的交易所,需要付出鉅額的上幣費、手續費,甚至被交易所要求需要同時上幾家頭部交易所,以避免對一家交易所的使用者割韭菜,這給大量的專案方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和壓力。2)集中式交易所對專案方的割韭菜手法層出不窮由於交易所作惡的成本太低了,隨隨便便就能來個資料砸盤,能砸的各位大哥不要不要的,同時交易所還極有可能挪用專案方的資金,造成大家相互扯皮。 某些集中式交易所在專案方申請上幣時,會要求專案方繳納一筆申請費用,在專案透過後再退還。但是專案方如果不想申請需要退出時,交易所便各種理由卡著這筆資金,再三拖延不還。還有的交易所的上幣費用是一些ETH,但是這上幣費後期會摺合手續費。專案方交易的手續費從上幣費裡面扣,扣完了再產生手續費交易所就要收了。其中交易所還要求專案方必須市值管理,並且收交易手續費,結果憑空被割了高出市場的上幣費。有的交易所要求專案方上幣前,給幾百萬代幣作為空投給使用者的福利。但是交易所是否空投,無法查證,除非交易所公佈空投地址。有交易所就不空投,自己持幣,大量拋售代幣,砸盤專案方。還有的交易所自己憑空“借出”很多專案方的代幣,然後在市場上拋盤,透過砸下來後繼續買入相同的代幣“還”回去,類似於融資融券,交易所空手套白狼割了專案方。很多專案方遇到要大額提幣時,代幣會迅速大漲,顯然這就是交易所要買入還幣。二、幣權分散式交易所給專案方和社群帶來的轉機很多專案方之所以要上更大的交易所,是因為自己社群流量不夠,需要交易所的使用者,增加交易深度,增強使用者信心等等。但是根據區塊鏈透明度研究所(BTI)釋出的報告,基本上每家交易所每日交易量被實際誇大,比如每天的網站訪問量通常不到1000,交易量卻能達到全球交易所排名前20,幣安的每日實際訪問量是實際訪問量的50-600倍,火幣、OKEx等,BTI估計這些刷量的交易所佔總量的80-90%。這些資料提醒專案方和社群,千萬不要迷信大交易所的使用者量,更不要想去收割交易所使用者,自己擁有流量才是最大的王道。越來越多的有流量的社群和專案方認識到,與其花費鉅額的資金上中心化的交易所,不如擁有自己的分散式交易所。幣權近期推出的火箭節點計劃,就是為社群、專案方、其他交易所打造的一個分散式交易所體系。幣權的火箭節點計劃啟動30個超級節點外, 60個大節點和120個普通節點,將幣權未來的發展徹底的交給社群。幣權的超級節點可以享有上幣費、手續費返傭90%,回購權90%,每年免費上5個優質專案等諸多福利等等。普通節點也可以上幣費、手續費返傭70%,回購權90%,相當於把幣權徹底的交給了社群,社群擁有了210個虛擬的分佈交易所。每個社群、專案方都可以成為幣權的火箭節點,節點可以轉讓,也可以和其他社群、專案方合作,資格是隻要持有80萬個BQB就可以了,按幣權公佈火箭節點計劃時BQB 5分人民幣的價格,80萬BQB也就4萬多人民幣左右。這80萬BQB是象徵性的門檻,並非給了交易所,而是社群自己持有的,隨著BQB價格的上漲,可以繼續享有上漲的紅利!
BQB價格上漲的空間有多大呢? 4月20號幣權公佈了銷燬7.1億個BQB的火箭計劃,市場上反應強烈,幣價應聲大漲了62%,幣權4月27號正式公佈節點計劃時BQB 6分錢,5月2號假期已經漲到1毛3了,但是和幣安交易所21億美金的市值相比,幣權的市值還不到300萬美金,這意味著BQB價格嚴重低估,更說明了BQB未來的上漲空間極大。
幣權交易所把一切權力歸社群,一切權利歸節點,幣權交易所從制度層面提出了一個口號,就是人人有幣權。“幣權”就是“持幣的權利”,是我們數字時代的非常重要的標誌,未來在數字世界裡哪個權利最重要?之前有股權、有債權、還有貨權,在新世界裡,給了我們最重要的一個權利就是幣權,未來是人人有幣權的時代。
幣權現在可以為每個社群、每個專案方迅速的提供分散式的交易所和錢包,類似搭建方艙醫院。幣權在疫情期間打造了了一個去徹底去中心的TFC交易所,低風險、高安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散式錢包,交易所不掌控使用者的錢包和幣,估計下個月幣權就會發布這個平臺。幣權同時還做了一些其他的探索,在香港做了GMP數字資產找換店,大家可以直接用銀行卡找換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等等。
幣權的團隊非常高大上,基本上以清華北大這些學子為主搭建的一個分散式、去中心的架構,幣權最早註冊在新加坡,但是節點遍佈全世界,接下來幣權的火箭節點中的三級節點也將分佈在全球各個角落,之後大家會看到這種分散式的力量,我們認為分散式、多中心化一定會戰勝集中式,中心的。
未來組織結構會發生巨大的革新和顛覆,我們認為鏈組織會顛覆現有的組織形態,幣權的投資人TokenSky王紫上、JLAB孫健、CSDN蔣濤和秋水聯名的新書《鏈組織》可能就會正式出版了,鏈組織是什麼呢?就是區塊鏈時代的新型社群,利用區塊鏈思維、區塊鏈技術,區塊鏈的基礎設定構建的一種組織形態。這種鏈組織形態特點是跨越時空,沒有中心,鏈組織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大家的,體現的方式就是人人有幣權。
三、幣權分散式交易所致力於為各行各業的傳統行業服務
幣權從2018年6月開始發展,已經發展了2年多的時間,幣權交易所的所有平臺和技術都是團隊自己開發的,團隊在很多基礎構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發,幣權試圖打造出一個平臺和生態,構建的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鏈條。幣權的地基是BQOPEN,也叫幣權開放平臺,開放平臺可以很方便的搭建分散式交易所,從開放平臺從錢包、支付到交易,然後就是解決方案。
幣權從一開始的定位還是非常精準的,它不是定位成一個類金融的金融屬性很強的交易所,幣權的團隊堅決不做合約,不會去割投資人和使用者,它不是為金融服務的交易所。
幣權的定位是為行業轉型升級服務的,因為現在的傳統行業非常困難,融資難、獲客難、流量難、人才難、技術難等一系列的難點,當下疫情過後,有兩個最痛的點,第一個就是消費不足,各國政府都很頭大,大家手裡都沒錢了,所以消費不足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就業難失業多,大家找工作非常不容易,針對這兩個痛點,幣權提供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幫助傳統解決這樣的一些痛點難點。
目前我們的社會正在面臨著一次非常大的變革,從最初的人治到法治,現在到智治,這種變革是用智慧合約、區塊鏈、大資料和人工智慧來管理社會、治理社會,這樣效率是最高的,也是最陽光透明的。
區塊鏈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一次從制度層面、模式層面和技術產品層面的全面的一個創新的體驗,所以區塊鏈是所有新基建的基建,它是新基建的基礎設施,新基建包括5G、大資料、AI人工智慧、還有云計算等等非常多的新技術,但是所有的技術未來都需要區塊鏈這樣的一個生態來承載,所有的產品服務都將面臨著被顛覆的一種可能性。
幣權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服務了100多個類似傳統行業的專案,從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醫療還有教育行業,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嘗試,總結了非常多的從制度創新、模式創新和產品創新等方面的一些經驗和模型,也做了非常多的工具和平臺。幣權交易所目前的樣子很像一個樣板間,未來大家可能能看到各行各業,房地產業、酒業、茶業、餐飲業等等各行各業都會有自己的交易所,各行各業在未來數字化產業的過程中,都需要交易所這樣的基礎設施。
未來交易所的發展方向,是集中式的,還是分散式?
為金融服務的交易所還是為行業服務的交易所?
是靠發軍餉打仗的隊伍,還是靠自帶乾糧的隊伍?
是靠傳統公司制,幾百上千個僱傭的員工維護高成本、高利潤的集中式、中心化的交易所?
還是基於智慧合約、鏈式記賬、通證激勵的分散式的,多中心化的交易所?大家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