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中國金融雜誌 | 朱民「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6月18日Facebook公佈天秤幣(Libra)白皮書,高調宣佈起步加密貨幣為基礎的支付領域,一時引發世界熱議。Libra作為升級版的數字貨幣,具有跨境支付、超/跨主權貨幣、新金融生態的功能和潛質,並由此提出了一個極具想象空間的對世界金融的未來展望。也因為此, Libra概念一經提出,就立即面臨技術創新、商業競爭、監管和政府/主權衝突四個維度的約束和挑戰。正是受以上四個因素的約束, Libra的發展也必然會是一個漸進的充滿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監管協調的相當長的過程。我看Facebook的戰略就是利用其科技、市場的壟斷優勢,先聲奪人,先舉起旗幟,先小規模發展,逐漸商業化,謹慎平衡技術創新、商業競爭、監管和政府/主權衝突四個維度的挑戰,在發展中尋找機遇,逐漸推進。但我們也不能由此低估Libra可能的衝擊以及可能的變化速度。一是Libra發展的場景相當寬廣;二是今天世界變革的基本主導力量是科技創新、全球化和自下而上的大規模的消費者/公眾參與,Libra恰恰聚合了這三股力量。因此,Libra引發的變革一定是顛覆性的、全球的,在市場的推動下,其發展速度之快也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Libra白皮書開啟了一場新的全球競爭。鑑於Libra未來可能的發展和可能的對各國法定貨幣和國際金融系統的衝擊,包括對中國的支付系統、資本管制以及金融系統、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經濟安全的挑戰,特別是在目前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Libra實際上是加強了美元的霸權地位,我們對它的問世以及今後可能的發展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在國際上是有優勢的,中國的電子支付系統在電子支付基礎設施、客戶規模和運營經驗方面在國際市場也具有優勢。Libra白皮書其實給中國提供了一個進入這一新的未來國際金融和貨幣市場公開競爭的黃金機遇。
中國不能置身事外,要積極參與這場全球金融重構的競爭和建設,既搶佔先機,又穩紮穩打推進。鑑於這場顛覆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我們的戰略可以是:舉高旗,穩紮營;觀亂局,順大勢;深改革,推研發;廣結盟,建新制。即第一,先以點迎戰,把大旗舉起,透過設立我國自己的新一代支付/數字貨幣體系,迎戰Libra的挑戰,積極布點;觀全球競爭進展而後動,謹慎推進,穩打穩紮。第二,加快改革。在Libra挑戰的場景下穩步加快我國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可兌換的改革。第三,全面佈局。一方面加快我國已有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和落地,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在新的線上維度的擴充套件。另一方面加大對國內已有的電子支付市場政策、規劃和監管的改革和研究。第四,廣泛結盟。聯合新加坡、瑞典、瑞士、加拿大、英國等在央行電子貨幣研發同樣走在前列的國家共同合作,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清算銀行( BIS)、 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等國際金融組織的框架下推進國際央行數字貨幣和跨境數字支付的監管和治理機制的構建。
這樣的央行和市場並進、改革和監管同步、國內和國際協調,雙線並進,逐漸融合,我們有望在不遠的將來,走在世界的前列,先行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支援的新一代數字跨境支付系統。根據我的觀察,筆者相信中國有望在這場世界經濟金融的大博弈中佔據有利地位,走出中國經驗,走出中國模式。
Libra可能的顛覆
Libra作為升級版的數字貨幣,具有跨境支付、超/跨主權貨幣、新金融生態的功能和潛質。如果能順利推出並發展,在短期內可能顛覆全球支付體系,在中期內可能顛覆全球貨幣體系和全球貨幣政策體系,在長期內最終顛覆和重塑全球金融市場生態和全球金融穩定體系。
顛覆傳統的電子支付
Libra是以區塊鏈(聯盟鏈)為基礎的點對點和去中心化的新一代支付系統,而不是目前SWIFT和支付寶等所採用的銀行賬簿式的電子支付。區塊鏈的架構使其天然具有直接跨境支付的功能,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從而解決了傳統跨境支付賬本複雜、認證時間長、商業機構手續費高的痛點。因此, Libra將首先挑戰和顛覆現有的支付系統,直接和SWIFT、VISA、PayPal、IBM World wide等跨境支付系統競爭。而Libra一旦從跨境進入當地市場,也會以其效率和低成本的優勢,顛覆像中國的網銀、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以本地市場為主的支付系統,或者阻止這些以本地支付市場為主的科技支付企業進入全球跨境支付市場。
我們已經看到傳統跨境支付機構已經開始應對挑戰。例如,SWIFT開始佈局和 R3聯盟推出SWIFT+code、Ripple 收購速匯金等。可以想象,市場競爭一定非常激烈,雖然輸贏仍然不明朗,但一場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數字跨境支付取代傳統電子支付的科技革命已經悄然開始。
顛覆現有國際貨幣體系
從貨幣角度看, Libra屬於穩定加密貨幣,它有儲備資產作為基礎,其幣值基於一攬子主要貨幣(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的組合,因此具有貨幣基本的計價單位、交易媒介、價值貯藏等貨幣職能。因為跨境,所以它也具有超主權貨幣(或跨主權貨幣)特徵。作為加密貨幣, Libra將直接和市場已有的諸如IBM的World Wire、摩根大通的JPM Coin、 Circle的USDC等加密貨幣或穩定幣展開競爭。Libra在發展過程中也將直接衝擊比特幣。
Libra會顛覆現有的世界貨幣體系。1944年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決定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以黃金為基礎的金本位。1971年美國宣佈美元和黃金脫鉤,市場動盪。1972年的“牙買加協議”決定了美元信用本位制的世界貨幣體系。美元信用本位制具有先天的缺陷,因為美元的內在價值受美國國內巨集觀經濟金融政策影響,而且缺乏有效的國際監管,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金融穩定受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很大。美元信用本位的不穩定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金融危機不斷的一個重要因素。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日益意識到美元信用本位制的內在不穩定性,提出了多元國際貨幣體系的構架,比如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的架構,或以IMF的SDR為基礎的一籃子貨幣的超主權國際貨幣體系的設想,但在實踐中進展緩慢。
以Libra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和支付系統合一的構想很可能推動第三次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革。這將是線上和線下結合、自下而上的自由跨境流動的貨幣。如果Libra能大規模應用,全球貨幣競爭格局將被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並相互影響。Libra一籃子貨幣的構成也將影響各國貨幣的競爭力,被大比例納入籃子的貨幣,比如美元,其全球地位將被加強,而未被納入該籃子的貨幣將會進一步被邊緣化,對弱勢貨幣形成貶值壓力, 一些小國的主權貨幣甚至存在消失的可能。
目前美元在全球結算中佔比在40%左右, 而在Libra的貨幣籃子中卻給了美元50%的權重,這實際上是在加強美元的已有霸權地位。也不排除Libra在運營成熟後和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合作,逐漸增加一籃子貨幣中美元的比重,並最終只和美元掛鉤,成為官方的數字美元發行者和運營者。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在國會聽證會上就直言,Libra需要也期待和美國政府的合作,並做好了耐心等待的準備。這樣Libra就會是全球新的數字化的SWIFT,也是全球新數字金融生態的壟斷者,再加以美元優勢,在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透過線上和線下優勢重構美元的霸權地位。這個新美元霸權的地位和能量將遠超今天的美元霸權地位。
顛覆全球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
Libra是和官方貨幣掛鉤的穩定貨幣,因此Libra可能影響全球的貨幣政策。Libra作為存款憑證進行支付的工具,就自然會有貨幣創造和貨幣乘數,Libra協會就可能成為數字世界的中央銀行,這將顛覆現有的全球貨幣金融體系。Libra也可能有對金融風險蔓延起推波助瀾作用。如果一籃子貨幣中的某一種貨幣出現危機,持有該貨幣的民眾就會傾向於將本幣兌換成Libra,從而引發該貨幣進一步的貶值,加劇風險蔓延。
Libra也可能會加大貨幣波動。被納入Libra籃子的貨幣,會有透過發行貨幣兌換Libra的衝動,這可能導致競爭性印鈔局面出現。而由於自下而上和同時同步的技術特性,以及Libra跨境流動時的不規則性,也會對現行跨境資本流動和管理形成挑戰和衝擊。
顛覆現有的金融生態
Libra開創了一個線上線下結合、使用者自主性、點對點支付和自金融模式。從個人私鑰本地生成,具有隱秘性,再匯出公鑰,到錢包地址自己開賬戶,整個過程都不需要中介,代替了商業銀行賬戶系統。個人對數字身份保證,直接承擔交易責任,一切由客戶自己掌握,不需要第三方支援,是完整的自金融模式。這種以區塊鏈和智慧合約為基礎的去中心化的金融架構將對現有的集中的賬戶的金融架構提出挑戰。
Libra天然具有銀行加資本市場的金融屬性,可以承擔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金融功能。Libra本身也是一種證券,是由傳統資產抵押產生的憑證。一旦Libra開始使用,就會自然透過交叉產品銷售進入細分市場。只要交易採用Libra定價,Libra就會自動進入貿易融資、消費信貸、存款吸收、支付發起、資產管理等金融領域。另外,它還可以嫁接的存貸款、證券發行、數字資產發行、去中心化資產交易、啟用第三類邊緣資產交易等金融業務,形成一個線上線下,銀行、股市、債市、金融衍生產品集合的新金融生態。Libra也由此幾乎集央行和商業銀行於一身,同時具有直接發行貨幣和信用擴張的能力。
Libra的全球監管
前面談到,Libra可能對全球貨幣政策、跨境資本流動以及央行跨境結算等帶來的影響,它的金融/類金融行為規模和範圍特徵都隱含了全球金融系統重要性特徵,因此必須把它置於全球監管之下。各國金融監管機構都有權利、責任和義務從一開始就參與對Libra的監管。透過全球通力合作/博弈,把Libra框定在一個新的、綜合的/多層監管的、更為嚴格的監管框架之下,這將為Libra設定新的監管框架,同時必須是一個國際性質的監管框架。這個框架需要同時獲得各國證券監管、基金監管、銀行監管、央行以及各國設於不同部門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以及國際金融組織的認可。各國監管機構同時要透過相關制度安排,對Libra技術發展路線圖及規則制定有進行了解和干預的機制和能力。
技術風險監管
Libra首先會遇到技術的挑戰。從技術上看,多中心許可鏈架構、MOVE、VST 語言、改良版的拜占庭演算法,都是簡化的線性邏輯,改進了節點資訊幾何級規模擴大和能耗問題。但仍然面臨程式碼質量不穩定、高速專用網和節點設定以及開放和效能的平衡問題。它的主要核心競爭力是區塊鏈加自主金融模式的智慧合約,但目前使用者自主性需要智慧合約平臺的規模和效率仍然是主要瓶頸。考慮到Libra的全球系統性重要性,各國監管都需要提前對Libra的未來技術發展的路徑和節點有充分了解,並要求Libra及時披露技術發展藍圖和技術風險。
運營風險監管
已經披露的資訊表明,Libra還存在系統性運營風險。Libra涉及與多種貨幣的兌換、清算和流動性支援等,需要和各央行以及國際清算銀行等平臺建立籃子貨幣的央行間的清算機制。央行直接的協調機制是Libra運營的前提條件。Libra協會需要明確Libra的信用評級,以支撐其作為全球結算貨幣所需要的信用等級。因為仍然依賴存款銀行及業務模式, Libra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架構需要進一步明確。Libra多次強調沒有槓桿,但如果商戶自己帶入槓桿如何處理?此外需要在重大事項披露或操縱市場處置、發生擠兌或損失、應對其幣值波動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這些都需要各國監管機構合作和介入。
治理風險監管
Libra的治理機制更需要全球監管。現有協會、運營和區塊鏈各自的獨立性、職責和制約機制三位一體體制需要細化;100個股東和人均一票的決策機制需要明確;決策的透明度需要全球普遍一致;特別在個人失誤和系統責任方面的治理機制需要各國監管的全面介入。
金融功能監管
Libra的金融屬性廣泛,其未來的金融服務可能涉及支付、跨境支付,將納入央行第三方支付監管範圍;Libra作為資產,將受到證券監管機構基於眾籌、STO、消費者保護等一系列的監管;而Libra可能涉及的貸款、資產管理等,也將涉及這些領域的金融監管。
從加密貨幣的屬性看,需要類似貨幣服務局(MSB)的牌照,美國已有發行穩定幣的監管機構,但不統一。例如,Circle發行USDC,獲財政部FinCEN 貨幣經營牌照,還要各州的運營牌照。2019年8月美國紐約金融服務局批准了兩款數字貨幣——Gemini Dollar(GUSD)和 Paxos Standard(PAX)。但無論發行國/地區如何監管加密貨幣,都必須滿足全球金融監管當局對反洗錢(AML)、反恐融資(CTF)的嚴格規定,符合瞭解你的客戶(KYC)的要求。
市場公平競爭、消費者保護和隱私監管
消費者保護、隱私、公平競爭和反壟斷是大型科技公司提供金融業務時給監管者提出的新要求。目前的監管指引原則是“相同行為,相同監管”,以保證市場公平競爭,消除監管套利的空間。大型科技公司在資料和平臺領域的特徵,使其在進入金融業後具有網路外部性和相互交織的資料分析優勢。它們可以利用平臺規模增長提升平臺對使用者的價值,並進一步提升使用者數量,使用者數量增加又支援資料分析,資料分析促進現有業務並吸引更多使用者。而隨著業務領域的擴張,將創造出更多的資料。這種迴圈不斷鞏固和強化其現有業務,就可能形成壟斷趨勢和不公平競爭。
大型科技公司創造了競爭和資料之間全新的關係。大型科技公司由於擁有海量資料和平臺外部性的相互加強,具有極強的資料壟斷優勢。監管的一個思路是,在隱私保護的同時,推動資料分享。歐盟的方法是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中的資料可攜性規定,鼓勵大型科技公司進入金融行業的同時將資料保護重點放在使用者擁有資料產權上,要求這些科技公司將資料所有權還給消費者,從而讓消費者可以決定誰可以分享及銷售這些資料,以便於消費者可以自由地更換服務商。監管的另一個思路是,限制大型科技公司對資料的使用,在某一項服務中僅使用必需的資料,從而保障資料的使用者隱私,降低資料被濫用的可能。
最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歐盟競爭委員會對Facebook和CaLibra的資料流動設定了相關規則,限制Facebook使用使用者資料來獲取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在保證隱私安全前提下,開放而非封閉資料,在GDPR框架下推動資料流動。但如果FTC與Facebook 50億美元的和解方案能獲得美國司法部的同意,將為Libra在資料隱私方面創造更大的空間和可能。保持隱私下的資料透明,監管和資料的歸屬權和個人隱私保護,都需要各國監管機構的全面介入。
金融穩定監管
從金融穩定的角度出發,各國監管機構要對Libra的發行總量、儲備金來源貨幣比例等進行管理和治理,防止對全球貨幣體系的衝擊。由於保持Libra幣值穩定需要複雜的儲備測算,這需要相關央行或者IMF、BIS參與。特別是在Libra儲備對應的資產流動性方面,需要有相關機制應對Libra可能因大量贖回造成的相應資產的流動性危機。
侵蝕主權監管
Libra在現有主權貨幣競爭上增加了一個電子層面上的競爭,由於電子競爭的技術和規模壟斷優勢,“贏者通吃”現象普遍。籃子貨幣透過Libra載體,增加它的法定貨幣的競爭優勢,造成新的競爭不公。由此, Libra的運營會侵蝕相當一批主權貨幣,實際上是要求一些主權國家的主權讓渡。因為Libra來自私人部門,雖然它強調它將代表公眾利益,但它所謂的公眾利益仍然是私人部門利益視角下的公眾利益,和傳統公共部門代表的法定公眾利益不一樣。Libra需要和各國央行合作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 這一個艱難的制度設計。在衝突之外,如何尋求Libra場景下的公權私放?公私激勵相容機制是理論和制度上的挑戰,需要各國央行的制度創新。
順勢而為,抓住機遇
Libra的問世其實給中國提供了一個公開進入這個領域在全球競爭的機遇。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和應對Libra這類全球化數字貨幣的衝擊、影響和機遇。我們在這個領域已有相當的基礎,可以在商業化應用上迎接挑戰,同時加快自身央行數字貨幣(CBCC)研發,積極應對類似Libra這類全球性加密貨幣對人民幣國際地位、外匯管理以及中國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的巨大挑戰。中國需要積極介入數字貨幣研發、監管和全球治理。
我國對主權虛擬貨幣的探討是走在世界前面的
我國對主權數字貨幣有相當的理論研究基礎和初步模型試驗。2016年,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提出DCEP(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概念,把新一代支付和數字貨幣聯在一起,這在國際上是領先的;他進一步提出,未來數字貨幣可以採用香港貨幣局的發行制度,即每個發行的貨幣都有實體硬通貨(國際通用的流通貨幣)為抵押;他還提出了央行發行和商業銀行運營的兩層架構和分散式接點的設想。這些和今天Facebook提出的Libra的構想完全一致的。中國人民銀行在2016年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從法定數字貨幣理論體系、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引用場景、分散式賬本技術等理論框架以及技術難點、政策等方面研究和探討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和運營,這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走在了當時也在思考和研究央行主權數字貨幣的瑞典、瑞士、英國、加拿大、德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央行的前面。2016年以來,周小川行長在多個國際經濟和金融場合呼籲IMF、BIS、FSB等國際金融機構加大對主權數字貨幣的技術研發和政策監管研究,也得到了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的支援和積極響應。
我們要繼續我們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和試驗的領先優勢,繼續鼓勵和加快研究和發展央行數字貨幣。充分發揮DC/EP(數字貨幣/電子支付)雙層混合運營體系的中國優勢,加大對未來模式的研究,包括中心化和分散式的去中心化的雙重結構、賬戶和錢包共存的系統、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廣泛參與的結合系統等未來新模式的研究。加快CBDC/CBCC(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政策是一個更重大的挑戰,特別需要加大對引進央行數字貨幣後的巨集觀金融穩定政策的研究,包括法幣與數字貨幣兌換的匯兌率、規模和速度、引入央行數字貨幣後對金融體系信貸和流動性的影響、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透過解決數字資產世界中數字法幣缺失的問題,提升中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地位。
我國有當今世界最大和最豐富的電子支付系統
我國的銀聯、阿里支付、微信支付的規模、技術和運營實踐等在全世界均居於前列。例如,阿里支付已經擁有了10億實際使用客戶,是全球最大的運營支付系統之一,在雙十一期間經受了每秒千萬次的支付速度的考驗,一般支付速度已經是美國同業可比速度的4倍。阿里支付的跨境區塊鏈系統已經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等國家跨境營運,100個節點的速度也領先世界現有水平。我們應該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中國支付/金融企業加入這場競爭,創立類似Libra的中國新一代跨境支付/超主權數字貨幣/新金融生態的機構,積極從企業層面參與這場事關未來世界金融的競爭。或者先行在境外推出我國的數字支付/數字貨幣商業性支付系統。我們需要先亮出旗幟,佔領陣地,穩紮穩打,在競爭中逐漸發展。
雖然目前人民幣還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但是我們可以採取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作為支援跨境支付的公允幣計價單位。開始時,中國的商用公允幣可以只作為線上支付的信用的代幣(Token),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資本外流的風險。中國的商用公允幣(代幣)會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使用,在其逐步發展中,也有可能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與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融為一體,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成為世界強幣打下堅實的基礎。
積極應對Libra對人民幣國際地位、外匯管理以及國內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的巨大挑戰
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化貨幣體系的改革開放和建制,充分用好我們已有的優勢,利用好Libra給我們提供的機遇,把人民幣推向世界金融前沿。這包括,第一,再思考人民幣國際化的思路和路徑,在物理的貿易、結算和投資的場景下,深入考慮電子世界的維度。第二,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序,擴大雙向浮動空間,提高“乾淨”度。第三,加快資本賬戶開放。第四,加快人民幣可兌換程序,對於人民幣而言,需要在全球貨幣體系的競爭中尋找定位和改革方向。必須認識到如果人民幣長久不可自由兌換,就會和弱勢貨幣一樣,受到Libra這類數字貨幣的侵蝕。第五,支援國內支付市場的公平競爭規則和環境,從中國著手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包容跨境數字支付的支付市場監管政策和框架。第六,加快對數字貨幣融入現有資本管制、金融監管和貨幣管理制度下的監管政策和架構研究,包括資料的安全、隱私和使用的立法和政策構建。
先行研究和構建Libra在我國資本管理制度、金融監管和貨幣管理政策下運營的可能的監管框架
包括境內外和人民幣的交易、金融執照和業務範圍、資訊披露、跨境資本管理等。重在保護法定貨幣的主權,維護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
戰略性集中技術優勢,核心技術突破先行佈局
在技術上協調中國人民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科技公司和商業銀行已有的技術儲備和技術優勢,集中突破區塊鏈技術和電子支付技術的分層融合、區塊鏈智慧合約平臺的規模突破和效率提升、自金融模式的技術和風險難點、數字貨幣對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造成的衝擊以及數字貨幣下弱實名的監管問題等關鍵技術難點。
以“一帶一路”為推廣和應用場景
我國有世界最寬廣的支付市場,是落實、推進和試驗中國新一代數字支付/電子貨幣應用的最好的研發實驗室。其中“一帶一路”是最好和最寬廣的應用場景。政府可以支援在“一帶一路”合作區域率先推出中國的商用新一代跨境數字支付和商用電子貨幣(代幣)系統。
積極參與數字貨幣和數字支付的全球治理構建,培育話語權
我國要在加快自身央行數字貨幣和市場新一代數字支付/數字貨幣研發基礎上積極加入世界數字貨幣和數字支付的全球治理構建。在國際上加強與各國央行及國際組織的合作,提前構建對Libra的監測、監管政策框架。聯合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主要國家如德國、新加坡、英國、加拿大、瑞士等,在IMF和BIS、FSB等國際金融組織平臺上,積極支援國際金融組織對客戶身份識別、資料儲存和運輸、跨境支付、個人隱私和資料安全的監管框架和治理機制的研究和構建。
Libra揭開了新的國際金融體系變革帷幕的一角, Libra白皮書預示著一場顛覆和再造的開始,大戲正在開演。我們不要高估Libra的技術以及潛在27億客戶,也不要低估Libra在發展和運營中面臨的挑戰和風險。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要低估這場變革可能的深度、廣度和速度。Libra白皮書表明, Libra的發展是一個過程,起點是支付,中點是重塑國際貨幣體系,終點是再造全球金融生態。這一定是一個充滿風險、波折甚至危機的過程。但這也是如過去20年一切新的科技和創新一樣, 是一個自我學習和發展的過程。我們不要低估今天科技創新自我學習和發展的能力。
從已有資訊看,為了獲准經營, Libra在初期將盡可能滿足監管最低要求,透過以支付為主,採用集中式架構、幣值穩定的方式推出,不謀求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在支付技術和運營獲得經驗之後,逐步向金融領域拓展和滲透,並透過Facebook平臺, 擴張其市場支配力。Libra一旦規模使用即可形成全球範圍內的影響,我國監管應儘早介入,未雨綢繆,加強和世界各國的相關協調/博弈。
今天世界經濟金融變革最基本的主導力量是科技創新、自下而上的大規模的消費者/公眾參與和全球化,這三股力量凝聚在一起,變革一定是顛覆性的、震撼的、全球的,而且會是迅猛發展的,速度之快一定超出人們的想象。
中國不能對此袖手旁觀,不能不參與這場競爭。這是對中國實現中國夢,也是中國捍衛改革開放40年、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經濟金融發展成果的重要一戰。在這場大變革中,我們是有基礎的,我們應該有信心在這場世界和世紀變革中走出中國經驗和中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