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全球疫情讓許多國家都看清了各自在應對突發危機前的不足,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各國彼此間的分歧越來越大,原有的全球化格局被打破的可能也越來越大,再加上疫情所造成的經濟停擺,全球金融市場已陷入危機深淵,且還會進一步惡化,因為金融市場是實體經濟表現的預期反應。
所以,美聯儲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放水”來應對流動性危機,而美國的金融應急反應能力也很強,在經歷了短暫的暴跌後就走上了復甦的道路。美聯儲所採取的這一系列措施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緩解美國技能市場槓桿踩踏和防止金融機構擠兌引發更大危機。當然,藉助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和全球結算貨幣的地位將自身危機轉嫁給他國,並由那些經濟體系和貨幣體系脆弱的新興經濟體來買單。
但我們必須清楚認識貨幣的本質只是憑證與契約,真正支撐其價值的還是國家信用的背書。也就是說,貨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它的價值是人為賦予的,所以錢的奧秘在於“人”本身,是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信用”,而不是錢。
雖然人們一直認為契約是包含信用的,但這是對“信用”本質的誤解,所以靠在紙上簽字簽下一份“信用”是一件荒唐而可笑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會在國際關係中一再毀約的根本,因為它自己並不依賴書面協定,而是巧妙的運用彼此間的真正信用。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再毀約的同時,還要慫恿其他國家重新簽訂各種協議,因為再他們傻乎乎執行的時候,美國正在跨過這些協議做他自己想做的事,簡簡單單的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薅羊毛”、“割韭菜”的過程。
貨幣的道理其實也一樣,美國知道其他國家別無選擇,兜兜轉轉最後還得回到美元上來,所以它可以肆無忌憚的量化寬鬆、無限制的印鈔。但這種“美國優先”和成本分攤的策略也讓美元的國際公信力受到影響,如果沒有短期內衝擊美元國際地位的替代物出現,這一影響會隨著時間削弱。
但各國始終沒有放棄“去美元化”的努力,所以才不斷加緊對主權數字貨幣的研發,尤其在央行率先推出DCEP後,所引發的關注度、吸引力和效果才會如此明顯。
而隨著歐美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惡化,以及美聯儲的大肆放水,DCEP還有助於防控國際熱錢對中國金融體系的衝擊。此外還能夠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儲備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