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astfinance 圖片來源: 達志
收益不在高,安全就好;模式不在新,正常運營就行。這似乎成為了投資人對理財的無奈。
在股市、基金一片綠油油,銀行理財一蹶不振,股權眾籌慢熱,p2p 冰火兩重天的情況下,一直以“安全”樹立標杆的票據理財最近也傷痕累累。
2016 年1 月22 日農業銀行釋出公告稱,其北京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金額為39.15 億元。在之後不到一週的時間,1 月28 日,中信銀行蘭州分行也爆出9-10億票據詐騙事件。
儘管票據理財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安全的砝碼,但是票據識別、擔保資訊不透明、風險高、票據質量差等問題依然是票據理財的威脅者,而無論是中匯線上還是農行或者是中信銀行,都是這些威脅者的犧牲品。隨著區塊鏈的興起,更多的人將安全的重擔寄希望於它的身上,但它真的能成為票據理財的“守護神”麼?
票據必須數字化
對於票據理財來說,其在投資者的理財佔比越來越大,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進入。據零壹財經的資料包顯示,截至2015 年10 月15 日釋出的統計資料,正常運營的1990 家p2p 借貸平臺中,約有80 家涉足票據業務,基本以銀行承兌匯票為主,累計規模已達到180-200 億元。
在票據理財業務中,雖然有銀行的承兌匯票作為保障,但是其最大的風險敞口還是在於票據的真假和交易資訊的不對稱。
而區塊鏈作為一種幾乎不能被更改的分散式資料庫,大量計算機節點維護同一個區塊鏈,參與者能夠清晰的檢視到區塊鏈上的各項操作資訊。
“一旦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票據理財中,將徹底杜絕票據理財交易中的票據作假、一票多賣等現象,同時可追蹤票據兌付時間及主體,以保證各方的利益。”金銀貓運營總監葛雷表示。
據記者瞭解,當區塊鏈被運用到票據理財的交易中,票據從申請、發行、交易到承兌,所有環節的關鍵資訊都會被如實記錄,並且無法篡改,監管部門查詢起來十分方便。如果票據被非法佔有,在區塊鏈上票據的轉移路徑非常明確,也能輕易找回。
“未來區塊鏈技術能夠以低成本、高效率對票據進行風險防範。”盈燦諮詢資料組組長楊淩馳介紹。
然而,要實現上述的票據鏈條,首要前提是由數字化票據形成的“數字票據池”必須建立起來,票據的各方參與者,包括髮行方、流通方等必須將票據按照智慧合約的規則,在特定code 區塊上將票據進行登記和資料備份。
在業內人士看來,區塊鏈在票據理財中最大的作用是信用去中心化。票據承載的是信用的流通,區塊鏈票據將票據信用轉化為數字信用,其並沒有顛覆票據的金融屬性,而是重塑其另外一個數字化的全新交易的生態圈,從而將票據理財的風險敞口透明化,讓投資者和監管機構清晰可見。不過對於票據的資訊資料也需要做出正確的篩選和判斷。
路漫漫其修遠兮
在外界看來,票據理財的風險敞口似乎能被區塊鏈技術所解決,但是事實真的如此麼?
其實,區塊鏈本質上只是一種網際網路技術,歸根到底,其只是將票據信用轉化為數字信用,並沒有顛覆票據的金融屬性。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降低風險,但並不能抹殺風控,風控依舊是金融的核心。
“目前區塊鏈技術只是一項新的金融工程,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個公共賬簿,擁有為系統資料提供可靠架構、為網際網路金融建立信任關係等特點。這樣可以比較大程度上改善信用問題,但是其依然不能代替風控,至少目前是無法實現的,未來的路依然漫長。”楊淩馳認為。
另外,區塊鏈技術運用在票據理財交易中,各類資料均會反應在所有人的賬簿中,這是這一技術的核心關鍵。但在實際票據中,哪一方會希望自己交易的票據資訊同時反映在其他人的賬簿中呢?在實際的操作或者運營中,區塊鏈上的資料上傳還是掌握在參與方的手中,因而資料的真實性和實效性很難得到保障。同時,其也無法解決交易中出售票據方的資產信用問題,就是是否能夠按期支付票面款項。
而票據寶ceo 李華軍則更直接的指出,目前區塊鏈根本不可能運用到票據理財交易中,“區塊鏈技術在國內金融體系內目前沒有任何應用,國內當前仍然以紙質商業匯票為主,電子商業匯票只在人民銀行大額支付清算系統中流轉,資料對外完全是封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