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指控幣安“刷量三倍”?幣安收購CMC後,交易量資料卻出現了極其詭異的一幕。幣信研究院院長熊越最先指出,幣安調整資料僅為原先的1/4.而其他交易所都沒有變化,因此是CMC在指控幣安刷量?
考慮到之前幣安下架了FTX槓桿代幣,吃瓜群眾紛紛懷疑剛剛被收購的CMC是否與幣安有產生了爭執。對此,吳說區塊鏈也進行了一番調查。
首先,吳說區塊鏈看來,現貨市場刷量嚴重是個常見現象。看排名前列的都是二、三線交易所(不少來自中國),只可能是刷量更為嚴重。排名機構雖然有自身的分析模型,但資料來源都是交易所API,沒有釐清真假資料的能力。
問題來了,為什麼刷量更嚴重的機構,調整後資料卻是一致的,只有收購了CMC的幣安調整前後出現了巨大差異。
據接近CMC的人士透露,幣安的資料出現變化,是因為CMC可能在測試新的模型,因此調整後的資料刪除了衍生品的交易量。
我們可以看到其他平臺也開始調整,比如4月23日的資料中,OKEX就進行了調整。Bitfinex等許多主流平臺的資料,調整前後也開始出現變化。幣安最早調整,很可能是因為收購後有了一些更廣泛的資料接入。
這也說明,根據CMC的資料,幣安上衍生品的交易量已經是現貨的兩倍多(OK現貨與衍生品大約一半一半)。之前有資料稱幣安合約交易量已經超過BitMEX成為全球第一,看來有一定根據。而幣安一季度利潤高達2.6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也與衍生品業務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關係。
至於其他交易所比如火幣為什麼沒有體現。這主要是由於沒有提交相關的API來獲取資料。當然這個模型與排名機制本身還需要更新,例如一些以衍生品為核心的交易所該如何排列?總之,CMC應該更好地把規則公之於眾,才能取信於使用者,避免遭到這種有些烏龍的質疑。
此外,需要提示的是,由於現貨交易量可信度確實不高,流動性對交易所現貨方面實力的可信度其實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