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而後勇(二)專案方的痛點

買賣虛擬貨幣

正知而後勇(二)專案方的痛點

      一年多來,交易所、內容挖礦和區塊鏈遊戲,是我在白皮書裡接觸最多的三大詞彙。而且這三大類專案,儘管有羊毛黨的影子,但是的確成功聚集了大量使用者。展望2019年,我期望年末的時候,可以總結出十大成功詞彙。

       這個時候,非常期待幣乎社羣有很多深耕各個領域承前啟後的文章。我個人的體驗非常有限,尤其是區塊鏈遊戲,我從未參與,所以沒有發言權。今天專題分享:正知專案方的痛點。

一、使用者規模成長

      朋友吐槽:專案微信群加了很多,價值非常有限,很多群,根本就沒有發過言。很多群,從來沒有瀏覽過資訊。這樣的專案,要增加使用者規模,談何容易,原來的使用者,一部分自然成了殭屍使用者。

      進入幣圈之前,朋友向我推薦的是瑞波幣。當時什麼都不懂,可是瑞波幣一路上漲,一不小心就是十倍。進入幣圈之後,市場進入了熊市,但是心態卻停留在牛市的瘋狂狀態。各個專案的使用者,牛市心態的比重自然不小,給專案方使用者規模成長的發展規劃構成了挑戰。

      火牛的嘗試,雖然迅速聚集了使用者,但是內部失控,最終構成資金盤的本質,最後的接盤俠損失慘重。期待2019年,市場出現好榜樣,成功聚集幾千萬使用者,並實現穩定發展。

二、合作模式最佳化

      很多專案方,合作伙伴,陣營豪華,都是幣圈資深的機構資本。這些機構資本,一是參與了專案的天使輪和私募輪投資,在專案APP上市前後,對於聚集使用者,發揮了作用。但是,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幾乎看不到合作伙伴的身影。

    機構資本,用我朋友的話講,就是土豪,只出錢,只牟利,從來不出力。由於機構資本不受監管,陰暗的一面自然膨脹,不利於幣圈的整體健康發展。各大鏈圈專案也被幣圈的不良環境拖累,很難實現規模成長和質量增長。

    我個人期待,專案方代幣上市的時候,既然專案方交了上幣費,交易所有義務為專案方、機構資本陣營和交易所建立一個三方合作框架,服務於交易所的使用者,服務於專案方的使用者,實現多方互利共贏。

三、機動發展空間

      一個專案,要黏合上千萬的使用者,自然需要實現至少幾百億人民幣流通市值的經濟共同體,同時成就一個價值幾百億、可以持續幾十年的激勵池蛋糕。謀求這樣一個大局,需要偉大的操盤者:一是對專案各階段的發展具有戰略眼光;二是對專案問題的區分非常獨到;三是具備資本領導力,能夠領導十億以上規模的資本精誠合作三年以上。比如馬雲,一席長談,能夠說服合作者放棄在香港年薪幾百萬的工作,這就是一種資本領導力。最終,阿里巴巴的市值規模,淘寶的年度流動性規模,支付寶的年度流量規模,都是以千億為單位。

     流通產生價值,我個人認為,佛系持幣,並不利於區塊鏈專案的快速發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使用者規模增長,每天的激勵蛋糕也必須增長,數量不變甚至遞減的同時,自然是價格的增長。從百萬使用者到千萬使用者,自然需要價格30倍以上的增長。如果說2019年會出現千萬使用者以上的專案,自然對應50倍以上的價格上漲。除了價格上漲,更需要持續的新機會刺激,要有可行的、高效的發展新板塊來切割原有的激勵蛋糕。代幣籌碼,要在幣圈實現集中,在專案內部實現分散。基金會,不止是發展並支撐代幣的流動性,更要源源不斷地服務於新機會的上市活動。

      比特幣市場化的過程中,出現了美國財政部和高盛的身影。時值今日,中本聰仍然是一個謎。比特幣流通市值規模達到萬億人民幣級別,一是很長的發展初期,沒有同質競爭者。二是背後的操盤陣營非常強大,設計了看不見的機動發展空間。表面上,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但是正是表面上的去中心化,恰恰給了背後強大中心化模式操盤謀局的機會。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