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的壁壘究竟是什麼?歸根結底仍是生態

買賣虛擬貨幣

自從以太坊在上輪牛市橫空出世,幣圈便出現了一波公鏈潮。

我們在17~18年做過投資的同行,大都有上一波公鏈熱的深刻記憶,各種高tps 公鏈,DAG公鏈,賬戶模型創新公鏈,當然還有一度如日中天的eos,引無數開發競折腰。而今一輪牛熊過去,eos生態的精英開發,不是轉投dot生態,就是迴歸以太defi。

新一輪牛市,當年的公鏈如昨日黃花,如今的熱門話題則圍繞著dot、dfinity、avax、near,而東土特產ckb、cfx作為新週期代替neo的競爭者也不遑多讓。

公鏈的壁壘究竟是什麼?這問題其實隱含了一個前提問題:公鏈是什麼?

若認為公鏈是大型開放式分散式資料庫,則自然汲汲於追求先進的技術引數。

然而,在這行業時日愈久,越發現,公鏈不止於此。

技術角度,公鏈當然具備分散式資料庫屬性;

金融角度,公鏈承擔公眾賬本與清算所(cleraing house)之功能;

但最有趣也最經常被低估的屬性,是公鏈的社會學組織學屬性:開放式無需信任的全球協作網路。如深入每個公鏈的社群,會發現,每個公鏈都有自己的話語體系、相信的價值觀、文化、協作的不成文規則。。。猶如每個不同的部落,其中涉及的的人類學社會學組織學議題,還尚未被大規模研究。

以上,若以中心化公司的話語體系來解讀,則為文化價值觀與公司制度,一軟一硬,保證組織協作效率與產出。

但以公鏈的去中心化與跨國性質,這兩套體系的建設與傳承,要複雜多變的多,更具備彈性,也因此更難建設

歸根結底,技術不是公鏈的核心壁壘,生態才是。

但這並不推匯出公鏈不需要技術,相反,先進的技術,是公鏈上牌桌的前提,但真的成功,則遠不止於此,還需要有:

健康繁榮的原創生態:得最優秀的社羣開發者(僅僅優秀的core team遠遠不夠)得天下。這些優秀的社羣開發者會不斷的在技術前沿摸索出最新應用場景,正如eth的defi;

生態好聊不好做。需要基金會燒錢、出人、出力,最重要的,還需要把握好力度,何時該中心化力推,何時又該退後將舞臺讓給社羣開發者,何時又該“撥亂反正”,與vitalik今年屢次提及的legitimacy類似。

一個有宗教領袖氣質的精神象徵

最厲害的宗教僅靠故事與抽象的教義,是btc

次厲害的宗教將以上具象為具體的個人,是eth,

其他具備宗教氣質潛力的公鏈,dot和dfinity氣質最足,avax差一些,near則更多是工程師氣質。

作為開放式的全球協作網路,沒有大手筆的生態支援、將捕獲的價值回饋於社羣,沒有能夠感召內心的價值觀,如何在沒有公司邊界的情況下,激勵和團結全球最優秀的開發者呢?僅憑core team開發,必然不夠,體現在二級市場對估值的認可上,是對網路 vs 工程公司的估值認可之差。體現在對創始人的要求上,是對精神領袖/技術政治家 vs 技術公司CEO的要求之差。

在如何啟動生態這一光譜的兩個極端,是eth和bsc:

eth:更為去中心化的推動生態建設,類似於一種柏拉圖精英寡頭與民眾之間的均衡;

bsc:以極為中心化的姿態推動生態建設,並(一定程度)收穫了良性迴圈,以中心化的資源反哺去中心化生態建設;

bsc的發展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案例,提供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以中心化的方式推動公鏈生態發展是否可以另闢蹊徑,避開eth的競爭優勢,最終實現良性迴圈?同類案例包括sol(但sol的技術創新更多,bsc則集中於應用層),以ftx的資源為啟動推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bsc生態仍然以模仿和微創新eth的原創為主,同時非常依賴牛市週期的資金正向流入良性迴圈效應,bsc的下一步挑戰是如何更加去中心化,以及發展出更多原創創新的開發者生態。

在公鏈領域,技術創新不稀缺,共識才稀缺。猶如在資本充沛的今日,資金不稀缺,認知才稀缺。

希望新一代的公鏈們,加油!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