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I很難讓人看懂,深入人心的只有咋舌的價格。
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價格,我個人認為並非它目前的業務所能支撐。更多的是看好它未來的創新潛力,粗暴點說就是看好Andre Cronje這個人。
簡單來說,YFI就是一個智慧理財服務(收益聚合器),使用者透過投入資金的方式賺取收益,通常被看作比較穩定的收入。
為什麼說當前業務不足以支撐當下的價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眼,我們看到的都是他高於大餅的價格
第二眼,會覺得他的業務模式不足以支撐這麼高的幣價
再深入想想,貌似這類收益策略都很好複製,護城河不高,所以仿盤眾多
如果仿盤能執行跟YFI相同的收益策略,那YFI的價格看似就極不合理
簡單說就是機槍池的門檻很低!而且大部分都是挖別人家的牆角,這種競爭模式長久來看競爭會趨於白熱化。
YFI如果要構建自己的護城河,重點要回答兩方面的問題:
1、如何持續的產生穩定收益
2、如何持續的吸收穩定存款
收益增長
目前不管是中心化交易所推出的挖礦理財產品,還是鏈上的各種機槍池,這些挖礦服務的利益來源最大頭還是對礦幣的售賣。
像Uniswap、Curve這種能持續扛得住挖提賣的優質礦產不多,大多土礦都會很快被挖崩。
對於一個健康的市場來說,最穩定的收益來源應該是存借貸利息和交易手續費,這是合理的抽水。
YFI最大頭的礦池也是Curve的穩定幣交易手續費。
YFI要解決長期持續穩定收益的問題,核心是發展自身的生態體系,不能單一依賴挖土礦的收入。
正在開展提升收益的舉措:
cream對Y系收益代幣的存借貸的全面支援
creamY對Y系收益代幣提供類似curve的低滑點穩定兌換
計劃提出的uni流動性挖礦
cream是Compound的分叉,特點是更新迭代快,走差異化路線,類似小微貸。目前基本全部YFI的收益類代幣,在cream都可以提供存借貸服務。
這讓使用者的Y系列收益代幣,實際可以產生多份收益,俗稱“套娃”。這提升了Y系列代幣的收益水平,同時也為YFI的理財產品提供了更多的流動性激勵。
最近推出的creamY池,支援將USDT、USDC、yETH、yUSD等代幣統一新增到一個流動池。原理類似curve的Y池,一方面可以增加各類Y系列代幣的流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賺取流動性激勵。
這些生態產品,從流動性和收益等多方面為YFI的發展構築了競爭優勢。
存款增長
目前,各類DeFi應用的總鎖倉排名,前三位是:Uniswap、Maker、Aave
我們再往下看一層,Uniswap上排名前三的池是:ETH/WBTC、ETH/USDT、ETH/USDC
Aave上存款最多的幣是LINK、YFI、LEND,Maker抵押品總值最多的是ETH。
從以上資料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抵押在DeFi各類協議中的資產,核心以ETH、wBTC、USDT、YFI、LINK、LEND等主流資產為主。鎖倉排名前幾位的平臺以DEX和借貸平臺為主。
如果分開看,鎖在Uniswap、curve等平臺的資產尋求的是相對穩定和高額的收益。鎖在Maker、Aave等平臺的資產尋求的是資產安全穩定的流動性供給。
這兩部分資產的投資策略,我個人定義為囤幣思維挖礦。就是在不出售主流資產的同時,賺取DeFi的高收益。
目前YFI在總所倉排名中,排在第7位。如果想吸收更多的鎖倉資金,YFI要做的一方面是提升收益,另外就吃要持續激發資產活力。
對於新進入DeFi的資金,尤其是BTC等資產,YFI要做的就是給這些古典資產提供安全穩定的存款收益和更好的流動性。
yETH目前正準備第二期開放,同時也即將推出yBTC,這2個池就是用於吸收囤幣思維挖礦資產的。
另外,StableCredit和SyntheticRebaseDollar的推出,要解決的是提升資產流動性的問題。
簡單說StableCredit是一個存借貸協議,思路借鑑了ARCx,抵押萬物發債。SyntheticRebaseDollar是一個彈性協議,可以將使用者的債務按照抵押物的價值進行彈性的伸縮。
舉個例子說明:
使用者將價值100萬的房子抵押給YFI,YFI給使用者100wan的穩定幣貸款。這個穩定幣貸款是帶有利息的,根據房子的投放收益來給使用者分潤。當房子價值上漲時,使用者手裡的借貸穩定幣還可以向上浮動。
用當下的場景類做對比的話,就是使用者將ETH存進Uniswap做市,賺收益的同時,Uniswap還會給你一筆錢讓你花。這是不是很爽?
有了這幾個服務,YFI的後續吸儲能力可想而知!
最後
簡單總結下:
YFI的收益會越來越多的來源於生態系統
StableCredit會提升YFI的吸儲能力
yBTC、yETH等是囤幣思維挖礦,YFI擊中古典HODL軟肋
最終YFI會變成流動性黑洞
另外還有個L2的升級,減少目前各類Y系列代幣的手續費
很抱歉,YFI是一個很難理解的物種,我個人更是理解不精,寫的磕磕絆絆,有問題留言一起探討吧~
作者:俠客張,來源:不確定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