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火星傳媒
文/易柏伶
編輯/ Never
近日,剛剛過完10週歲生日的微博度過了如過山車般的刺激經歷。
9月2日,恰逢全國各地高校開學,微博借其CEO王高飛的一條推送,正式亮相了其旗下的社交產品綠洲APP。這款產品定位為“年輕人的生活時尚社交平臺”,主打圖片、影片的“清爽社交圈”,上線數天即衝到了蘋果APP store免費下載的榜首。
當晚,綠洲的官方微博興致勃勃地推送道:wow,小綠洲實在按捺不住此刻的心情,大晚上和大家分享登榜的喜悅。
在網友們的好奇和各式邀請碼的衝擊下,綠洲迎來了使用者的快速增長,也導致了伺服器的巨大承壓。APP開始卡頓、載入失敗,甚至一度登入失敗,顯示“伺服器丟失”等局面。
使用者的迅速增長是喜事,哪怕技術一時承壓不住也算是甜蜜的負擔。隨著“山寨版的Instagram、小紅書、螞蟻森林”,在網友的各種評論或猛烈吐槽中,綠洲的熱度驟然增長。
受綠洲APP上線的提振,微博美股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兩日漲幅接近9%。資料顯示,9月4日微博收盤上漲3.62%,報45.00美元,市值突破100億美元,報101.08美元。
然而,在微博股票衝擊高峰的當晚,有網友爆料,綠洲APP涉嫌抄襲韓國著名平面工作室studio fnt 2015年給Ulju Mountain電影節設計的視覺形象。訊息一出,微博CEO王高飛第一時間發表微博評論稱,“發現了,已經先下架了,” 綠洲因此被媒體吐槽為“火不過三天”。
儘管綠洲APP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劇情,但其產品的視覺設計、架構、理念等都引起了網友們的研究和討論。除了其應用介面神似Instagram、小紅書等應用,綠洲APP中的“水滴”更是吸引了區塊鏈從業人員的興趣。
據官方介紹,“綠洲”可基於去中心化模式生成儲存數字資產“水滴”,“水滴”作為綠洲社交網路內的數字資產,是使用者為綠洲貢獻價值獲得的獎勵,基於去中心化模式生成儲存,後續可用於兌換福利、打賞內容、投票打榜等。
這一系列描述,像極了社交媒體通證鼻祖steem的通證激勵制度。
- 沙漠綠洲中的“水滴”
斯皮爾伯格曾執導過一部電影《頭號玩家》,在這電影中,現實世界混亂無望,人們將救贖的希望寄予名為“綠洲”的虛擬宇宙。
或許源自這一靈感,微博將這一社交產品命名為“綠洲”,綠洲APP在官方介紹中表示了初衷,“在綠洲裡逃離複雜迴歸初心,重拾分享生活的熱情”。同時,在logo設計被發現衝撞後,綠洲官方微博發表致歉,並透露其主要的設計思路為:在現在社交網路裡,大家都跟沙漠裡的一群仙人掌似的,太孤寂又渾身是刺,我們需要一片清爽的綠洲。
綠洲主要由“綠洲”、“搜尋”、“釋出”、“訊息”、“我的”5個Tab組成,“綠洲”首頁主要以時間軸的模式,類似朋友圈,展示自己和好友的分享內容,但不需要新增好友,透過關注就可以看到分享資訊。“搜尋欄”又可以作為發現欄,分為穿搭、美食、旅行等多頻道,按照搜尋興趣個性化發現更多感興趣的內容;“釋出”欄目前僅支援圖片或圖片加文字的模式,主打圖片社交;“訊息”欄會提示好友關注;在“我的”裡面則包含相簿、點贊和被標記的動態。
將“我的”板塊下拉之後,會看到一個形似水滴的圖示。類似螞蟻森林,種植多肉就可以生產和收集水滴。“水滴”總量有限,是“去中心化模式”生成和儲存的數字資產。
在陸續開啟的功能包含多肉兌換、水滴商城、會員特權、官方回購、內容打賞、投票打榜等。
其中,使用者邀請好友,可以每天獲得好友前一天活躍值的 20%,而活躍值與水滴掛鉤,這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應用 DApp 中極其常見。
“水滴商城”和“會員特權”會讓水滴產生一個錨定的相對價格。透過水滴兌換一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對於使用者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
“官方回購”這一條,更是和數字貨幣交易所回購平臺幣的策略一樣,很多交易所會選擇用交易所的收益來回購平臺幣,比如幣安,會在每個季度末用交易所當季 20% 的利潤回購平臺幣 BNB,以保證 BNB 的價值。回購的目的一般是為了提高水滴的價值,增加綠洲對使用者的吸引力,但具體是否適用法幣進行回購,暫時沒有看到有進一步資訊。
同時,內容打賞和投票打榜,與以往微博與知乎等使用者釋出內容沒有獲得任何收益反而給平臺帶來大量流量不一樣,對喜歡的內容透過水滴打賞或者投票打榜,這是繼承了社交媒體內容激勵社羣steem的經典模式。
- BM的steem:社交+區塊鏈的首次探索
Steem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社交媒體平臺,一個透過提供回報獎勵支援社羣建設和社會互動的區塊鏈資料庫。該區塊鏈由Ned Scott和區塊鏈開發人員BM(Dan Larimer,同時也是Bitshares位元股、EOS的創始人)於2016年3月24日建立。
steemit CEO Ned Scott
2015年年底,BM不滿關於交易費調整的理事會決定而離開位元股。在16年初,BM遇到了Ned Scott,在討論區塊鏈未來的商業模式後,兩人達成共識,決定聯手創辦steem這個專案。
透過將社交媒體與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相結合,人們可以在Steemit平臺上以發文的形式獲取收益。據Steem中文社羣網站顯示,Steem是第一個嘗試準確、透明地為對社羣做出積極貢獻的個人提供回報的區塊鏈專案。
據瞭解,Steem 公鏈的主要功能包括:激勵使用者釋出內容或評論、激勵使用者回答問題,提供優質答案、提供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加密貨幣、自由支付。
與綠洲不同的是,Steem 公鏈直接採用的是與美元掛鉤的加密貨幣進行社羣通證的激勵和流通,但考慮到國內的監管因素,綠洲的“水滴”設定相對是一種比較討巧的方式。
但綠洲和Steem兩者都是有目的地重組經濟激勵機制,具有比此前的微博、知乎等等平臺更公允、更相容幷包成果的潛力。
在 Steem設定中,讀者向作者付款不再是必須選項,也可以對內容投票來產生內容激勵,根據投票情況決定個人獎勵,我們可以看到,綠洲的水滴也有這樣延展功能規劃。
2016年,steemit上線後吸引了大批內容創造者的加入。據悉,當時一個名叫TheAnarchast的作者在steemit上釋出的一篇文章,輕鬆賺到15000美金。這一事件吸引了更多的內容創造者開始參與到這個平臺上進行寫作,不少作者的文章收益達幾百美金,這使得內容創造者在區塊鏈平臺上發表文章獲得直接收益變成現實。
據資料顯示,從2016年問世以來steem迅速積累了33萬多的註冊使用者,截至2018年3月,steem每月的發文量為23萬多篇,評論60萬+,為平臺貢獻者一共發放了價值2270萬美元的代幣獎勵。
然而,就在steem的發展逐漸穩定下來時,BM卻在他的個人steemit頁面上宣佈辭職,這個事件引起了整個社羣的爭議,而也就是從他連續兩次離開自己開發的專案之後,有人對BM的責任心產生了質疑。
如今,作為社交媒體與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結合的第一專案,steem至今不溫不火,截至2019年初,steem使用者才超百萬,相對於中國微博、簡書等動輒上億的使用者量,簡直微不足道。
同時,火幣顯示,幣價從最高點5.244下跌至0.746美金(2019年9月6日),而且沒有翻身的跡象。
- 應用區塊鏈思維,綠洲能否實現突圍?
以往知乎和微博等平臺並沒有給生產原創內容的使用者提供合理的回報,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不合理的現象。
一方面高質量的內容給平臺帶來流量,而平臺所獲取的流量紅利卻不會分發給作者。由於分發平臺壟斷效應存在,作者天然處於不對等地位,想要獲得應有的報酬非常困難。另一方面,在抄襲、侵權現象頻發的網際網路上,作者維權也很困難。
據瞭解,微博上個月釋出未經審計的的二季度財報,資料顯示,淨營收同比增速滑落至1%,而當季淨利潤同比降幅更達到26.9%。
這已經是微博淨營收增速連續放緩的第7個季度,經歷多次轉型,在尋求商業化路徑的探索中,微博慢慢淪為眾多KOL和大V的單向發言,普通大眾的活躍越來越少,“逃離複雜迴歸初心,重拾分享生活的熱情”或者意在於此,微博此次上線綠洲,想要利用數字化通證激勵制度,重新奪回社交陣地。
但是,目前在外人看來是Instagram、小紅書、steem等眾多因素結合的綠洲,真的能在眾多圍剿這裡面實現突圍嗎?
就目前看來,在眾多關注之下,綠洲出師未捷進入調整階段,雖然過程曲折,但足以吸引了眾人的好奇和目光。儘管遭遇了LOGO設計的版權問題,但畢竟未傷筋骨,後續待發依然可期,只是,這一被嘲“新瓶裝舊酒”的產品,最終能否避免子彈簡訊、多閃、馬桶等產品曇花一現的遭遇,就要看時間的考驗了,畢竟現在誰也不能說死。
儘管作為社交媒體通證激勵的鼻祖steem已接近奄奄一息,但自Steem開闢了社交媒體平臺與通證激勵的先例之後,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開始嘗試社交生態系統與代幣機制的結合,其中較知名的要數Line釋出Link代幣和Facebook釋出Libra。
如果說Facebook欲髮型跨國跨監管的顛覆全球支付體系的Libra彰顯社交媒體巨頭的大野心,新浪微博的“綠洲”只能說是在中國社交區域性生態通證的小嚐試。
但不管是Facebook的大野心,還是新浪微博“綠洲”的小嚐試,我們都可以目睹,傳統的社交巨頭面對著區塊鏈技術都在躍躍欲試。這也預示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之際,人們對於資料和版權的主權意識越來越強烈,開始嘗試使用區塊鏈思維解決問題。
相對而言,Facebook以其重大體量發行全球型跨國貨幣的“大野心”,免不了眾多國家監管機構的警覺和戒備。中小型的社交媒體的通證嘗試或許要靈活得多,沒有像steem這樣產品不靠譜的領導人的因素,綠洲仍然可以期待。